最近刷短视频,从房车生活博主到汽车资讯号都在疯传。
2025年11月10日,五菱之光EV电动房车现身工信部第401批新车公告。
这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炸锅。
4万多就能躺平旅行,传统房车动不动二三十万,五菱这是要掀桌子。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年底,当各大车企还在卷SUV、卷智能驾驶时,五菱却盯上了低成本旅居这个刚需市场。
更绝的是,工信部公告显示这车被定义为纯电动宿营车,配备卧具、储物柜、升顶机构。
这到底是真能解决打工人的诗与远方,还是又一款看起来很美的概念车。
咱今天就来扒扒,这款移动小家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不到5万还带家功能?五菱这波操作到底升级了啥?
先说重点,这款被网友称为电动小家的车型,官方命名为五菱之光EV宿营车版本。
2025年11月10日首次现身工信部公告,标准版五菱之光EV售价4.78万到5.08万元。
305公里续航版售价5.78万元,房车版价格尚未公布。
当时网友第一反应都是,这价格买菜车都费劲,居然能当房车。
结果看完申报信息才发现,好家伙,这哪是普通电动车,根本就是个微缩版移动住宅。
那它到底家在哪儿。
三个核心功能直接戳中痛点。
整车尺寸长宽高分别为3685毫米乘1530毫米乘1900毫米,轴距2600毫米。
比普通微面稍高,额定载客4人含驾驶员。
根据工信部公告,车内通过升顶机构加折叠设计配备了卧具和储物柜等专用装置。
业内改装案例显示,可实现约1.8米乘1.2米的睡眠区。
配合尾门加装抽拉式灶台,电磁炉或丁烷气罐都能用,形成简易厨房。
还可选配便携式马桶加折叠淋浴帐篷,但因空间限制实用性一般。
车顶采用全新升顶结构,右侧还提供伸缩式侧边帐篷。
整个车形成一室一厅一厨格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用电自由这块也很硬核。
标准版搭载17.7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由国轩高科供应,纯电续航201公里。
升级版配备30.6千瓦时电池组,续航提升至305公里。
动力方面配备柳州赛克30千瓦后置驱动电机,最高车速100公里每小时。
车辆支持220伏交流电3.3千瓦和12伏直流电120瓦外放电功能。
手机充电、小冰箱、电煮锅都能带动,完全不用担心没电。
部分改装案例显示可加装200瓦太阳能板加2千瓦时便携电源作为补充,但这不是原厂标配。
最关键的是说走就走的零门槛操作。
不像传统房车需要A照、拖挂资质,这车C照就能开。
蓝牌加新能源免购置税,停车时和普通微面一样进车位。
甚至能直接开进小区地下车库,但部分限高1.8米车库需要注意。
平日当货车或代步车用,周末秒变移动民宿。
节假日跨城旅行充一次电能跑小县城,灵活性拉满。
当时不少老司机嘀咕,4万多的车装这么多功能会不会像玩具。
但从工信部公告和改装实例看,升顶机构、卧具配置都是按真住人标准设计。
配合五菱之光EV成熟的三电系统,电机故障率极低,可靠性有保障。
这哪是凑数,根本是按真能用的标准做的。
4万多的家背后,五菱憋的什么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为啥五菱突然盯上了低价房车。
难道不怕亏本,其实这背后藏着对新旅行需求的精准狙击。
先看大环境这块。
2024年国内自驾公路旅行市场规模突破6762亿元。
预计2025年整体自驾游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元,增长空间巨大。
其中短途就近和低成本旅居成了主力。
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自驾游客选择周边游,八成以上的行程在500公里以内。
短途1天到3天行程占比最高,接近一半人都选这个。
但现有的房车市场两极分化严重。
C类自行式房车普遍20万到30万元,拖挂式房车13万到25万元。
而便宜的床车改装又没水电没隐私,体验极差。
再看五菱的算盘。
这车根本不是对标传统房车,而是瞄准了三类人群。
一是月薪5000到1万的打工族,想周末逃离出租屋去郊外放松。
二是退休后爱旅游的银发族,预算有限但想边走边住。
三是自由职业者,比如摄影师、自媒体博主,需要移动办公加住宿一体。
这三类人加起来规模庞大,月收入1万以下的自驾游用户占比超过六成。
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超过一半,下沉市场潜力巨大。
更关键的是技术积累。
五菱早在2023年就开始研发微型商用车平台。
这款之光EV的底子经过20万公里耐久测试,农村烂路也能扛。
三电系统成熟,再加上轻量化车身设计更省电。
业内人士直言,我们不是造奢侈品房车,是要让普通人花买菜钱圆旅行梦。
业内对比一下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同级别的床车改装,面包车加床垫成本也要2万到3万。
但没水电没安全保障,实用性差。
而市面上最便宜的自行式房车,比如德尚G9改装版也要14.98万起。
拖挂式入门款至少5万起,还需要拖挂资质。
五菱之光EV直接把价格砍到4字头,还带绿牌免限行加用电省钱。
这性价比简直卷穿地心,谁看了不心动。
4万多的移动小家,真能让人说走就走?
现在问题来了,这车听着很美好,但实际用起来会不会翻车。
咱们从需求和现实角度掰扯掰扯。
优势这块确实很明显。
对预算有限的旅行小白来说,它解决了三大痛点。
不用交高额房车购置税和保险,新能源绿牌优惠力度大。
不用愁停车难,和普通微面一样停小区或商场地库。
不用怕续航焦虑,201公里和305公里两种选择,配合220伏外放电功能够用。
特别是对于城市周边游场景,比如去农家乐住一晚、去海边看日出。
它比订酒店更灵活,想停哪儿停哪儿,不受房间限制。
比露营更舒服,有床有升顶空间,刮风下雨也不怕。
用电成本极低,每公里电费不到1毛钱,比油车省七成以上。
但局限性也要说清楚。
毕竟尺寸摆在那儿,整车高度1.9米,部分限高1.8米的地下车库可能进不去。
标准版续航201公里,跑长途需频繁充电。
虽然支持快充但不如燃油车加油快,充电站覆盖也不如加油站密集。
卫生间只能选配便携式马桶,需要手动处理污水,这个确实不太方便。
洗澡需要折叠淋浴帐篷,实用性一般,水量也有限。
车内空间紧凑,两个人住刚好,三个人就有点挤了。
不过话说回来,它的定位本来就不是替代酒店。
而是补充选择,给预算有限但想出门走走的人一个新选项。
就像网友说的,谁没事天天开房车跑长途。
周末去郊外住一晚,成本低还没约束,这不就是打工人的诗与远方。
花4万多买个周末自由的权利,怎么算都不亏。
业内预测如果这车量产销售,可能会带动周边生态。
比如五菱推出专用露营配件包、折叠家具套装。
甚至和露营地合作提供充电优惠,形成完整的旅居生态链。
毕竟4万多的入门门槛一降低,会有更多人愿意尝试移动旅居这种新生活方式。
市场蛋糕一旦做大,相关产业链都能跟着受益。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之光EV房车版曝光后,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讨论现场。
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看看是不是也说到你心坎里了。
第一个问题,4万多买它不如加点钱买辆二手SUV。
二手SUV比如10年的哈弗H6确实能遮风挡雨,但没卧具没升顶没外放电。
想住人得额外加装,成本至少2万以上,而且改装质量难保证。
油耗还高,市区百公里8升到10升,一周油费200多块。
之光EV是原厂宿营车设计,车内空间专为旅居优化。
用电成本极低,每公里电费不到1毛钱,比油车省太多了。
更适合轻量化旅行,平时代步周末出游两不误。
第二个问题,201公里续航够用吗充电宝能撑几天。
标准版201公里适合100公里内周边游,想跑远程建议选305公里版。
配合220伏外放电3.3千瓦加12伏接口,两个人正常使用能撑2天到3天。
做饭加手机充电加小电器,基本够用不用担心。
如果选配太阳能板改装200瓦,阴天也能补充部分电量。
随时可找充电桩或家用插座补电,现在充电站越来越多了。
实在不行带个便携储能电源,几百块就能解决后顾之忧。
第三个问题,这车会不会被人当成黑旅馆路上被查怎么办。
它是正规新能源车,蓝牌加C照,符合国家机动车标准。
工信部公告分类为纯电动宿营车,合法合规不用担心。
只要不违规改装,比如私自加床位超载,就不会被查。
车内升顶和卧具可折叠收起,白天当普通货车开完全没问题。
晚上停正规停车场或露营地更安全,不要停在禁停区域就行。
现在很多地方都有房车营地,配套设施齐全,价格也不贵。
第四个问题,车这么小住着会不会很压抑。
车身高度1.9米,升顶后能达到2.5米左右,一米七五的人站直不顶头。
睡眠区1.8米乘1.2米,两个成年人躺下绰绰有余。
储物空间也设计得很合理,车顶有储物格,座椅下方还有隐藏空间。
一周换洗衣物加露营装备都能塞下,不用担心放不下东西。
而且升顶后视野开阔,配合侧边帐篷,活动空间其实不小。
结语 五菱又戳中老百姓的心了!
从2025年11月曝光的这台五菱之光EV宿营车就能看出。
五菱早就不只是造神车的工厂了,人家现在玩的是把高端需求平民化。
4万多就能拥有移动的小家,不用掏空钱包,不用复杂手续。
就能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哪是卖车。
分明是给所有想出去看看却囊中羞涩的普通人,递了一把钥匙。
想想看,一辆车4万多,周末开到郊外湖边或山里。
升起车顶支起侧帐篷,泡壶茶看看风景。
晚上在车里铺开床铺,听着虫鸣鸟叫入睡。
第二天一早起来做个简单早餐,收拾收拾开回城里继续上班。
这种生活方式以前只有买得起大房车的人才能享受。
现在五菱把门槛降到4万多,让更多普通人也能体验。
当然这车不是完美的,续航有限空间紧凑配置简单。
但对于预算有限又想尝试旅居生活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选择。
与其存钱等着买二三十万的大房车,不如先花4万多体验一下。
说不定你会发现,原来自由和远方没那么贵。
下次再有人问没钱怎么旅行,咱就把之光EV的照片甩过去。
4万多有床有电有升顶空间,还不够你出发。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5万左右。
你是选能住人的五菱电动小家,还是加钱买传统燃油微面。
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