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车行后门的感应灯还泛着微弱的白光。
一辆玛莎拉蒂Grecale Folgore静静地停在展厅边缘,玻璃映出夜色和它流畅的车身线条。
销售员的手指不动声色地在屏幕上滑动,显示器上一串数字闪过,35.88万,少得有些不真实。
手机屏幕里,几个车友群还在讨论:“玛莎拉蒂纯电SUV,现在半价都不到,你敢买吗?”这一刻,夜色下的玛莎拉蒂,并不像豪车,倒像一只刚被抛弃的名贵宠物,没人敢相信它的身价真的就这么跌了下来。
如果你是那个站在展厅前的准车主,会不会有点心跳加速?
我反正是有点——不过,和心跳一同涌上的,是一股职业性的怀疑。
标签、数字、承诺,这些东西在夜里总显得格外暧昧。
我习惯先相信证据,再相信情怀,尤其是在价格和价值之间,有条长长的裂缝时。
事情经过其实很简单。
玛莎拉蒂Grecale Folgore,去年底刚刚发布,全系标价89.88万,妥妥的豪华电动中型SUV。
定位明确、配置齐全——至少在发布会上是这么说的。
动力搭配是前后双205kW电机,零百加速4.1秒,配备105kWh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官方宣称CLTC续航533km。
辅助驾驶上,L2.9级,自动变道、自适应巡航统统都有。
理论上,这应该是那些对速度、科技和品牌同样敏感的人群的“梦中情车”。
现实偏偏不按剧本走。
今年大促,官方指导价还没冷透,市场渠道价格已经跳水到35.88万,比“半价”还狠。
要知道,同价位能买到的,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智己LS6、问界M7,还有那些销量榜前排的国产新能源高配。
真正落地还要加上选装,方向盘加热、主动驾驶辅助、限速器、交叉路口碰撞辅助等得再掏3.8万元。
掐指一算,落地价妥妥接近40万。
可是哪怕这样,这辆车在同级、同价位里,存在感依旧微弱。
我的立场其实很简单。
对于这种“品牌光环严重缩水+配置落后于同价位对手”的现象,我感到的不是愤怒,而是困惑。
玛莎拉蒂当然有它的历史和格调,意式机械的优雅不会因为一夜之间的降价就彻底蒸发。
可在新能源时代,品牌的金字招牌似乎不再是“降价免死金牌”。
消费者买单的,越来越像是代码写出的体验、芯片堆积的智能、续航和充电背后的算力。
而这些,恰恰是曾经以“情怀”著称的品牌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说到底,玛莎拉蒂Grecale Folgore的这波“跳楼价”,是品牌自信下滑,还是市场规律使然?
或者,只是新能源行业剧烈内卷的一个缩影?
我们可以从几个细节推演一下。
首先,动力配置确实不俗。
双电机、零百加速4.1秒,任何人只要踩一脚,心脏都会略微加速。
这在40万元以下的纯电SUV里,已经是性能天花板级别。
但问题来了,这年头“堆电机”已经不是新鲜事。
再快的提速,也难以掩盖智能化短板。
你指望2024年还靠“快”吓住特斯拉和国产车主?
难。
再说续航,533km CLTC。
这个数字不刺眼,也不拉胯。
可你把它跟同价位的Model Y或者智己LS6一比,发现大家都是500km+起步。
甚至一些国产新势力,能把续航、快充、智能座舱全做成标配——而玛莎拉蒂,核心的智能辅助和舒适配置还得靠选装。
方向盘加热要选配,这梗甚至比马路边烤红薯还让人觉得“豪华感”落地不到位。
品牌溢价?
对不起,新能源用户用脚投票。
曾经花80万买玛莎拉蒂的那批人,今天更多被自己公司的财报和新能源补贴政策牵着鼻子走。
情怀不是不值钱,只是流动性越来越差。
在国产新能源价格和技术双重冲击下,“豪华”这个词本身也在变得轻飘。
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像一家老字号餐厅,几十年招牌,菜谱没变,环境变了。
突然有一天,厨师说“全场五折”,你敢吃吗?
你会觉得是老板疯了,还是这汤里有别的什么?
我承认,职业让人有点冷感。
一辆豪车跳水几十万,看似买家占了便宜,其实更像是品牌自杀式营销。
如果我是消费者,我一定会问:为什么同样的钱,我可以买到更高配的Model Y,或者问界M7,还能选大型SUV问界M8或蔚来ES8?
玛莎拉蒂剩下的,是情怀,还是库存压力?
当然,这些推理只是一面。
我也见过有人说,“35万买玛莎拉蒂不香吗?”——这句话带着一种赌徒心态,也带着点怀旧气息。
再贵的车,开在路上还是得过日子,保养、补能、出故障、智能系统升级,哪样不是细水长流。
情怀能养活几年,但算法、服务和续航,才是真正的刚需。
其实这也是品牌转型期最难学会的课——豪华车的逻辑,不能再只靠过去的光环和稀缺感。
这时候我又忍不住自嘲:职业惯性让我总是挑刺。
也许再过几年,电动车市场的“玛莎拉蒂跳水”会成为汽车行业教材上的经典案例,讲述品牌如何在技术更替大潮中迷失自己。
也许,它会像老唱片一样,被少数“懂行”的人收藏,剩下的只有“唉,当年真便宜”的一声叹息。
这事最后怎么收场?
我没法下绝对结论。
也许玛莎拉蒂会重新定义自己的市场节奏,也许这只是传统豪华品牌被新能源浪潮裹挟前的挣扎。
如果你是那个犹豫要不要下单的人,会不会担心下一秒价格还会往下掉?
问题留给你:在新能源内卷到发烧的当下,品牌情怀和现实配置,你会选哪个?
你会为了“便宜的玛莎拉蒂”买单吗,还是更愿意相信性价比和技术?
车展厅的灯还亮着,玛莎拉蒂的故事还没完,但这选择题,答案只属于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