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朋友圈,发现好几个朋友都晒出了新车钥匙,一问,好家伙,清一色都是大众速腾L。我一开始还纳闷,这车不是老款了吗?怎么突然又火了?结果一查,好家伙,速腾L现在终端优惠直接干到3.3万,裸车价10万出头就能拿下,这价格,别说朗逸了,连很多国产A级车都得抖三抖。
说实话,大众这两年在智能化这块被新势力“按在地上摩擦”,大家心里都有数。可这次速腾L改款,真有点“支棱起来”的意思。尤其是新款上了高通8155芯片,还标配了IQ.Drive L2级辅助驾驶,这配置放以前,你得加钱选装,现在直接“上桌第一个动筷”,诚意给足了。10万预算,真能拿下一台合资A+级轿车,这事儿放在三年前,谁信?但现在,它就摆在你面前。
先说外观,速腾L还是那个“德味”十足的样子,线条干净利落,没有花里胡哨的设计,属于那种“走路摇头晃脑”也不会被人说装的类型。前脸用了大众最新的家族语言,LED大灯带透镜,晚上点亮效果“顶呱呱”,虽然算不上“灯厂”那种炫技,但辨识度绝对在线。车身修长,轴距2731mm,比标准A级车长了一截,后排跷二郎腿毫无压力,妥妥的“床车”潜力股,长途出行,后排能躺平,谁开谁知道。
进到车内,变化就大了。以前大众内饰被吐槽“套娃”、“塑料感强”,这次速腾L明显下功夫了。中控换上了12英寸大屏,搭载高通8155芯片,车机流畅度直接从“老年机”升级到“旗舰手机”,语音识别、在线导航、OTA升级全安排上了。我试了试喊“打开车窗”,系统秒反应,不像某些车得喊三遍还听不清。内饰用料也厚道,软包面积增大,加上缝线工艺,质感直接“上头”,不像10万出头的车。
动力方面,还是熟悉的1.4T+7DSG黄金组合,最大马力150匹,百公里加速8.8秒左右。这数据不算炸裂,但日常通勤完全够用。一脚油下去,推背感来得干脆,高速超车不虚。关键是这套动力系统成熟稳定,燃油经济性也不错,百公里油耗6L上下,既不是“油老虎”,也不是“买菜车”那种肉感,属于“刚刚好”的类型。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滤震很到位,家人坐着不晕车,这点必须点赞。
智能化是这次速腾L的“王炸”。全系标配IQ.Drive,包含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盲点监测这些L2级功能,10万出头的合资车配这么全,大众这次真是“打脸”了那些说它不思进取的人。我试驾时特意上了高速,开启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车子自己跟着前车走,方向盘轻微修正,解放双脚和部分注意力,长途驾驶疲劳感大大降低。APA自动泊车也挺靠谱,窄车位一把入库,新手司机福音。
安全性这块,速腾L也没含糊。车身高强度钢占比高,标配6气囊,加上ESP、ABS这些基础配置全都有。虽然没看到中保研的最新测试,但大众在安全这块一向是“基本操作”,不出意外的话,成绩应该不会“劝退”。
那它对手是谁?首当其冲就是老伙计——朗逸。朗逸销量一直顶呱呱,价格也便宜,但配置就寒酸多了。低配连中控大屏都没有,IQ.Drive得高配才有,8155芯片?想都别想。空间上,朗逸轴距2688mm,比速腾L短了43mm,后排明显更挤。你说为了省几千块,牺牲这么多配置和空间,值吗?很多消费者已经用脚投票了。
再看国产对手,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这车是“国民神车”,油耗低到离谱,百公里3-4L,用车成本“真香”。但缺点也很明显,纯电续航短,亏电状态下发动机噪音大,内饰塑料感强,高速再加速乏力。你要是个每天通勤50公里以内,有充电桩的上班族,秦PLUS是省钱利器;但如果你经常跑长途,追求驾驶质感,速腾L显然更“稳”。
还有个狠角色——本田思域。思域操控是“驾驶玩具”级别,1.5T动力强,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开起来“上头”。但悬挂偏硬,后排头部空间小,噪音控制一般,适合年轻单身或小两口,追求驾驶乐趣;要是家里有老人小孩,舒适性上速腾L完胜。
这么一圈比下来,速腾L的优势就清晰了:空间大、配置高、动力稳、油耗低、品牌强。10万出头能买到这样的合资A+级轿车,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终端优惠3.3万,价格直接“跌冒烟了”,老车主可能“气的蹦起来”,但对咱们消费者来说,简直是“捡漏”好时机。
当然,它也不是没缺点。比如车机UI设计还是大众那一套,不够炫;语音助手功能不如新势力丰富;纯电模式?不存在的,它就是一台纯燃油车。但你要明白,速腾L的目标很明确:不是要做科技先锋,而是要做那个“最靠谱的居家好男人”。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速腾L比朗逸强吗?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它用更高的性价比、更大的空间、更全的配置,完成了对自家兄弟的“降维打击”。再加上8155和IQ.Drive这两张牌,大众这次终于把“智能化”这块短板补上了。
这样的速腾L,优惠后10万就能拿下,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你觉得它配得上“A+级家轿新标杆”的称号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