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只要一聊到买车,话题似乎总也绕不开电动汽车。
从满大街跑的绿色牌照,到商场里越来越显眼的各种新能源品牌展台,给人的感觉是,燃油车的时代好像真的要翻篇了。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现在还买燃油车,会不会过两年就成了老古董?
然而,就在大家普遍认为燃油车只剩下招架之功的时候,一组最新出炉的数据却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就在今年的前10个月里,传统燃油汽车的国内销量不仅没有继续下滑,反而还实现了0.6%的同比增长,总销量达到了1114.3万辆。
这个0.6%的增长率,单看数字确实不大,甚至有点不起眼。
但如果把它放到整个市场的大环境里去看,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要知道,这可是在新能源汽车以超过30%的惊人速度狂飙突进,并且各种补贴政策都在向其倾斜的背景下取得的。
去年同期,燃油车的销量可是一路走低的。
能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稳住阵脚,并且从下跌转为微弱增长,这本身就传递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燃油车市场远没有到“缴械投降”的时候,它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惯性依然存在,并且,它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应对挑战。
那么,燃油车究竟是靠什么实现了这次看似不可能的“逆袭”呢?
答案其实就藏在那些新上市的车型里。
我们不妨去4S店里看一看。
比如,一位在北京一汽-大众门店工作的销售人员就提到,他们店里今年9月刚上市的全新一代速腾L,就和老款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最吸引人的变化,就是车里的“科技感”大大增强了。
一坐进驾驶室,最显眼的就是中控台那块15英寸的悬浮大屏幕,清晰度非常高,操作起来也像平板电脑一样流畅。
更关键的是,这台车还配备了一套叫做IQ.Pilot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在120公里的时速范围内,实现L2级别的辅助驾驶。
简单来说,就是在高速或者路况比较好的城市快速路上,车辆可以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感。
正是这些以前通常只在高端电动车上才能见到的智能化配置,让这款传统的燃油轿车重新焕发了吸引力,来看车和试驾的顾客明显增多,销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官方数据显示,这款新车上市第一个月,速腾家族的销量就达到了约3.32万辆,环比暴增了86%。
速腾的例子并不是个案,它其实是整个燃油车阵营战略转变的一个缩影。
过去,人们总有一种固有的印象,觉得电动车天生就和“智能化”更亲近,因为它的电子电气架构更简单,更容易集成各种传感器和计算平台。
而燃油车结构复杂,似乎在智能化改造上存在天然的短板。
但现在,无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上游的供应商,都在努力打破这种偏见。
一汽-大众就明确提出了一个燃油车智能化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先让主流车型普及L2级辅助驾驶,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第二步,实现更高级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NOA),也就是车辆能在高速上自主变道、超车、进出匝道;第三步,最终目标是攻克路况最复杂的城市道路场景。
目前,像探岳L、揽境这些车型,已经实现了第二步,证明了燃油车在智能化程度上完全可以跟上电动车的步伐。
这场变革的背后,离不开产业链上游那些技术巨头的鼎力支持。
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叫做“油电同智”。
他们的核心理念是,智能化是整个汽车产业的终极发展方向,它不应该受到车辆动力形式的限制。
不能因为一个人选择了燃油车,就剥夺他享受智能驾驶带来的安全和便利的权利。
基于这个理念,博世专门开发了能够很好地适配燃油车架构的中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截至今年10月,这套方案已经成功在捷途、东风、北汽等多个品牌的燃油车型上实现了大规模量产交付。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的总裁吴永桥甚至做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预测:他认为到2026年,中高阶的智能驾驶功能将在燃油车上以几何级的速度普及开来,从一个可有可无的“增值选项”,变成像安全气囊、ABS一样不可或缺的“核心配置”。
这个判断的底气,来源于对全球市场的清醒认识。
虽然在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节节攀高,但放眼全世界,燃油车仍然占据着将近八成的市场份额。
在这么一个庞大的存量市场上,通过智能化升级来提升产品竞争力,无疑是一条必然之路。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尽管燃油车在努力自救,但当前拉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最主要引擎,依然是势不可挡的新能源汽车。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完成了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增幅都超过了32%。
尤其是在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更是堪称惊艳,前10个月的出口量首次突破了200万辆,达到了201.4万辆,同比猛增了90.4%。
像比亚迪这样的国产品牌,10月份的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8倍,达到了约8.4万辆。
这充分说明,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已经取得了全球领先的优势。
同时,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也日益巩固,10月份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72.5%,这背后正是技术创新带来的强大产品力在做支撑。
综合来看,现在的汽车市场呈现出一种非常健康和有趣的态势。
它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油”和“电”的二元对立,不是谁要彻底取代谁的零和游戏。
而是在“油”和“电”两条并行的赛道上,大家都在朝着“智能化”这个共同的目标奋力冲刺。
这种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让消费者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无论你最终选择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能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汽车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效果显著,而明年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将从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这可能会在短期内刺激一部分消费者提前购车。
因此,如何平滑政策过渡期,保持市场的稳定预期,将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