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花个十万块钱,给自己家里添置一辆新能源汽车,确实是个让人挺头疼的事儿。
一走进车市,各种品牌、各种车型扑面而来,销售顾问说得天花乱坠,网上的评测视频也是五花八门,看多了反而更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这钱毕竟是咱辛辛苦苦挣来的,谁都想花在刀刃上,买一辆称心如意、开着舒心、用着省心的好车。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复杂的广告词,用最实在的大白话,把市面上最火的几款十万级新能源家用车,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它们的里里外外,看看谁才是真正适合你的那一款。
首先,得说说现在这个市场环境,对于咱们买车的人来说,真是个好时候。
各大车厂为了抢占市场,竞争得非常激烈,说白了就是“卷”起来了。
它们拼价格、拼配置、拼续航,最后受益的还是咱们消费者。
所以,十万块钱在今天能买到的车,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比前两年要强太多了。
在这个价位里,有两款车是绕不开的,它们主打的就是一个极致的性价比和实用性,特别适合那些把“过日子”放在第一位的家庭。
一款是五菱缤果,这车在原文里被弄错了名字,但它的市场地位可是实打实的。
五菱这个牌子,向来最懂中国老百姓需要什么。
缤果这台车,可以说是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
它的车长接近四米,轴距超过两米六,这个尺寸在小型车里算是相当大的了,坐进后排不会觉得憋屈,腿部空间也比较宽敞,比很多同价位的车都要舒服。
最让人惊喜的是它的储物能力,后备箱本来就不小,把后排座椅一放倒,能形成一个超过一千三百升的巨大平面,别说日常采购了,偶尔搬个小家电、拉点东西都游刃有余。
更别出心裁的是,它还有一个七十升的前备箱,平时放个充电线、洗车工具什么的,让后备箱永远保持整洁,这个设计非常贴心。
当然,价格摆在这里,它也不是完美的。
比如它的车机系统,反应速度有时候会慢半拍,像是没睡醒一样,能用的软件也不多;开起来的时候,刹车感觉有点“软”,踩下去会有明显的点头感,需要花点时间去适应。
但综合来看,它用一个非常亲民的价格,给到了一个越级的空间和非常强的实用性,牢牢抓住了那些追求实在的消费者的心。
另一款性价比的代表作,就是比亚迪海鸥。
如果说五菱缤果像一个朴实能干的居家好手,那比亚迪海鸥就像一个精致时尚的都市青年。
它的起步价非常有吸引力,但给出的东西却一点不含糊。
在安全方面,它标配了四个安全气囊和车身稳定系统,这在同价位里是很有诚意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也下了功夫,比如全系标配了热泵空调。
这个东西可能很多人不了解,简单说,它在冬天制热的效率非常高,能比普通电加热节省很多电量,这就意味着冬天的实际续航里程不会打太大的折扣,对于北方用户来说尤其重要。
此外,像手机NFC钥匙、直流快充这些方便又时髦的功能,它也都是标配。
不过,海鸥的“精致”也让它在某些方面做了取舍,它的车内空间相比五菱缤果就要小一些,特别是后排的乘坐感受;底盘悬挂用的是扭力梁这种比较基础的结构,在经过一些颠簸路面时,感觉会比较直接,缺少一些厚重感。
所以,选择就在于,你是更看重五菱缤果那种能装下一切的超大空间,还是更喜欢比亚迪海鸥这种在有限的成本里做出的全面和精致。
如果你的购车预算稍微往上提一提,更看重一家人出行的舒适度,那么下面这两款车就更值得关注了。
广汽埃安的Aion Y Plus,堪称这个价位的“空间魔术师”。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那个奢侈得有点过分的后排空间,地板是纯平的,座椅填充物又厚又软,坐进去的感觉就像陷在自家的沙发里,长途旅行也不会觉得累。
更绝的是,它的前排座椅靠背可以完全放平,和后排座椅连成一张将近一米八的平整“大床”,带孩子出游时,可以在车里午睡、玩耍,实用性直接拉满。
智能座舱的双联大屏、扎实的底盘和后轮驱动带来的更好驾驶感受,也都是它的加分项。
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比如方向盘的手感偏重,力气小的女司机开起来可能会觉得有点费劲;后排座椅虽然宽大,但坐垫的长度稍短,对大腿的支撑不太够;车机里的一些应用软件需要额外付费开会员,让人感觉体验打了折扣。
另一款适合家庭的车型是比亚迪元UP,作为一款小型SUV,它天生就有着更好的视野和通过性。
元UP的优势在于它非常均衡,既有比亚迪强大的三电技术作为基础,比如它采用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这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还优化了车内空间,也把很多越级的智能配置带到了这个价位。
像是手机无线充电、抬头显示(HUD)这些过去在更高级别车上才有的功能,它都配上了。
作为SUV,它的头部空间非常充裕,即便是高个子坐进去也不会感到压抑。
当然,受成本限制,它在行驶静谧性方面做得一般,速度快起来之后,风噪声和轮胎噪声会比较明显,高速行驶的电耗也相对偏高。
但考虑到它的定价,尤其是在经历了几轮“价格战”之后,优惠后的落地价非常有竞争力,这些小问题在巨大的性价比面前,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买车,不只满足于代步,还希望在驾驶中找到一些乐趣。
对于这部分朋友来说,大众ID.3是个非常特别的选择。
在国产车大行其道的今天,花十多万能买到一台由德国品牌精心调校的后轮驱动小车,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
ID.3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少块大屏幕或者多智能的语音助手,而在于它纯粹又扎实的驾驶质感。
小巧的车身让它在城市里穿行自如,停车掉头都非常灵活。
后置后驱的布局加上结构更复杂的五连杆后独立悬挂,让它在高速行驶时非常稳定,过弯时车身的支撑也很好,能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这种“人车合一”的感觉是很多同价位的前驱车给不了的。
当然,它的短板也很突出,车机系统反应慢、功能单一,智能化水平和国产新势力相比,可以说完全不在一个时代。
但如果你就是一个纯粹的驾驶爱好者,那么ID.3的好开、好用,绝对能值回票价。
和ID.3定位相似的,还有一款国货之光——上汽名爵的MG4 EV。
这台车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欧洲卖得非常好,靠的就是它出色的运动性能。
它同样采用了后轮驱动,底盘调校得非常有韧性,开起来灵活又富有乐趣,被很多车迷称为“平民小钢炮”。
背靠上汽集团,它的品质和电池安全性也都有保障。
它的问题和ID.3类似,内饰设计比较朴素,舒适性和智能化配置不高,可以说是一个把所有天赋都点在了“驾驶”上的偏科生。
如果你对花哨的配置不感冒,就想要一台开起来爽快的小车,那MG4 EV绝对能给你带来惊喜。
最后,还有一些车型,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比如零跑汽车,一直以“高性价比的科技”为标签,像它的C10车型,虽然价格可能略超出十万的范畴,但它让消费者有机会用十几万的价格,体验到激光雷达、高通8295旗舰芯片这些顶尖的硬件,这意味着它在智能驾驶和车机流畅度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比亚迪海豚,则像一个配置丰富的“全能选手”,全景天幕、对外放电、各种辅助驾驶功能应有尽有,几乎把配置单拉满了。
但它的问题在于,功能虽多,但单项体验并不都是顶尖,在有了定位更精准、性价比更高的海鸥之后,海豚的处境就显得有些微妙。
它更适合那些对配置有执念,希望功能越全越好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