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奥迪Q9来了,3.2米轴距+后排头等舱+星空顶,剑指GLS

当 “奥迪 Q9 能不能打过 GLS” 的讨论在车友圈吵翻时,这款带着 3.2 米超长轴距、后排头等舱座椅和星空顶的旗舰 SUV,已经悄悄把豪华大型 SUV 的竞争门槛拉到了新维度 —— 对准备掏 80 万 + 的准车主来说,它到底是 “平替真香” 还是 “伪豪华陷阱”?答案藏在每一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细节里。

全新奥迪Q9来了,3.2米轴距+后排头等舱+星空顶,剑指GLS-有驾

从核心参数来看,奥迪 Q9 的定价比奔驰 GLS 入门版低约 15 万元,轴距却比后者多出 50mm,3.2 米的尺寸直接让第二排腿部空间突破两拳。

动力上搭载的 3.0T V6 发动机 + 48V 轻混系统,最大功率 340 马力,峰值扭矩 500N・m,匹配 8AT 变速箱,零百加速 6.3 秒,比 GLS 450 快 0.2 秒。

但参数之外,Q9 的 quattro 全时四驱系统更侧重公路稳定性,而 GLS 的 4MATIC 则在越野模式调校上更成熟,这种差异刚好对应了两类用户的需求 —— 如果日常多在城市通勤,Q9 的操控精准度更讨喜;若偶尔需要长途穿越,GLS 的地形模式选择会更实用。

全新奥迪Q9来了,3.2米轴距+后排头等舱+星空顶,剑指GLS-有驾

智能座舱的体验里藏着奥迪的小心思。12.3 英寸虚拟座舱 + 10.1 英寸中控屏 + 8.6 英寸空调控制面板的三联屏组合,流畅度比上一代提升 30%,语音控制能精准识别 “打开后排空调”“调节星空顶亮度” 等指令,甚至支持后排乘客独立控制娱乐系统。

不过对比 GLS 的柏林之声音响,Q9 搭载的 B&O 音响在低音下潜上略逊一筹,这或许是奥迪为了控制成本做出的取舍。值得一提的是,Q9 的后排头等舱座椅支持 16 向电动调节,还带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长途乘坐时把腿托调到最大角度,配合可调节的后排遮阳帘,舒适度确实能跟 GLS 掰手腕。

奥迪推出 Q9 显然是为了填补旗舰 SUV 的空白 —— 此前在 80-100 万区间,奥迪只有 Q7 撑场,面对 GLS 和 X7 的挤压一直处于被动。从同平台角度看,Q9 和 Q7 共享 MLB Evo 平台,但 Q9 在底盘用料上更下本,前铝合金下摆臂 + 后多连杆悬挂,配合自适应空气悬架,过减速带时能把颠簸过滤得很柔和,而 Q7 的悬挂调校则更偏运动。

全新奥迪Q9来了,3.2米轴距+后排头等舱+星空顶,剑指GLS-有驾

这种 “同平台不同定位” 的策略,既避免了内部竞争,又能精准击中追求 “大空间 + 高配置” 的用户,毕竟对很多家庭用户来说,第三排偶尔能用、第二排足够舒服,比纯粹的品牌溢价更重要。

参考奥迪 Q7 三年约 65% 的保值率,Q9 因为是全新车型,初期保值率可能会略低 5%-8%,但随着市场认可度提升,大概率会稳定在 60% 以上。

对比 GLS 三年 70% 左右的保值率,差距不算悬殊,尤其是对打算开 5 年以上的用户来说,这点差异几乎可以忽略。另外,从换代周期来看,奥迪 SUV 的换代间隔通常是 6-7 年,Q9 作为刚上市的车型,短期内不会有大改款,不用担心买完就过时。

全新奥迪Q9来了,3.2米轴距+后排头等舱+星空顶,剑指GLS-有驾

如果你的预算卡在 80-90 万,日常主要带家人出行,看重后排舒适度和科技配置,Q9 的性价比确实比 GLS 更高;但如果需要频繁商务接待,追求更强的品牌社交属性,GLS 的 “三叉星” 标依然是更稳妥的选择。

‍接下来豪华大型 SUV 会越来越卷 “后排体验”,无论是座椅功能还是智能配置,都会向 “移动头等舱” 靠拢,Q9 的出现,不过是这场竞争的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