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的,几个主卷方向

作为中国四大A级车展之一,成都车展一直被视为下半年车市的重要“风向标”。

今年的2025成都国际汽车展于8月29日开幕,持续至9月7日,展会总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吸引了约120个汽车品牌、超过1600辆展车参展,其中新能源展区面积较去年增长了40%,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角逐的关键领域

1. 大电池增程与超级混动成为主战场

本届车展中,纯电动与插电混动(含增程式)呈现“三足鼎立”。在纯电车型普遍存在续航焦虑的背景下,不少车企以“电为主、油为辅”的增程或超级混动成为市场突破口。

例如极氪9X是品牌第一款插电混动SUV,官方强调其搭载了同级最大电池,并提供Max、Ultra、Hyper三种版本。

Hyper版本双电机输出功率高达1030kW,百公里加速3.1秒,混合动力续航可达1200公里。

这一产品策略兼顾了纯电性能与长途出行的实际需求,释放出“超长续航+高性能”的消费信号。

此外,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在插混车型上集体升级电池容量,主流增程纯电续航普遍突破300公里,部分车型电池容量甚至超过60kWh,宣示了“大电池时代”到来。

趋势之一是,混动系统不再只是“给油车上电”,而是通过长续航、大功率电机和智能能量管理,让用户体验接近纯电车辆。这意味着增程和插混在未来几年依然会是市场的主流战场。

成都车展的,几个主卷方向-有驾

2. 智能驾驶与车机交互从“秀肌肉”走向“上量”

AITO问界M7在成都亮相了全新的鸿蒙智驾版本,配备HUAWEI ADS 4.0系统和标准激光雷达。

华为宣称通过软硬件协同可在城市高阶场景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这可能会是量产普及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理想、极越、小鹏等品牌在车展期间集体宣布城市NOA即将全面开放,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新车标配。

车机交互方面,多屏化、沉浸式娱乐是今年的关键词。问界M7配备三块前排屏幕与华为Sound系统;

极氪9X内饰采用2+2+2六座布局,配备双16英寸屏、47英寸抬头显示及17英寸车顶投影,打造出影院级体验。移动“第三空间”的属性越来越明显。

成都车展的,几个主卷方向-有驾

3. 硬派越野与全场景SUV热度不减

尽管新能源是绝对主角,硬派越野车和大型SUV依然火爆。

长城汽车推出了全新坦克500混动版,强调“智能豪华全场景”,开售两小时订单突破1.2万辆。

该车提供Hi4 T版和Hi4 Z版两套混动系统,最高功率达635 kW,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甚至配备50W车载冰箱。

哈弗H9勇士柴油版换装2.4T柴油机并加长涉水深度至800毫米,搭载三把锁与越野套件。

福特Bronco NEV(智骋陆马)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方案,纯电版双电机输出332 kW、续航650公里,增程版综合续航更可达1220 公里。

消费者对户外生活方式的追求使“硬派+新能源”成为细分市场的新机遇。

成都车展的,几个主卷方向-有驾

4.外资品牌本土化与中国技术输出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几乎看不到外国品牌“独秀”的场面。

很多合资和豪华品牌选择在成都展示中国设计师团队主导的车型,并大量采用中国供应链的核心技术。

例如,福特Bronco NEV搭载了中国供应商提供的激光雷达与智能驾驶系统;

现代帕里斯蒂2025在成都开启预售,车辆采用混动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背后都有中国零部件企业参与。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由市场优势转为技术优势,中国供应链正在主导全球新能源汽车生态。

成都车展的,几个主卷方向-有驾

5.市场竞争格局:从价格战回归价值战

2023—2024年的“电车价格战”让行业承压,但今年成都车展可以看出价格竞争有所降温,车企开始强调价值差异化。

极氪9X定位豪华插混SUV,起售价格达47.99万元,坦克500混动版起售33.5万元,福特Bronco NEV也未公布低价。

这表明头部品牌更愿意通过技术领先、品质体验和品牌文化提升溢价能力。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依旧借助本土优势“包馆”展示,多个品牌的展台占据整个场馆,通过讲述企业故事和科技理念来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

成都车展的,几个主卷方向-有驾

趋势洞察

1.混动系统向高性能、高能量密度迈进。 大电池+高功率电机使增程式与插混车型综合续航突破1000公里,百公里加速进入4秒甚至3秒俱乐部,性能超越传统燃油车。未来三年,60kWh以上电池的插混将成为主流,中长期可能通过固态电池或更高能量密度电芯实现更长纯电续航。

2.智能驾驶的落地速度加快,竞争焦点从技术突破转向数据和场景。 华为、理想、小鹏等技术方案在城市NOA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激光雷达成本下降让中高端车型标配L2+辅助驾驶成为现实。随着法规的逐步完善,2026年前部分L3功能有望在限定区域合法上路。

3.用车场景从单一通勤向全场景出行延伸。 硬派越野、露营车、潮玩电动皮卡等新物种不断出现,体现出消费升级与个性化诉求。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户外探险、家庭旅行的移动空间,这将带动改装、露营装备等周边产业发展。

4.中国品牌加速全球化,跨界合作成新常态。 成都车展上,国外品牌普遍借力中国技术和供应链;中国品牌则在欧洲、中东大举布局。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中国已从“跟随者”变为“领跑者”,未来有望在固态电池、车载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上引领全球标准。

5.车展的意义正在从“发布新车”转变为“展示生态”。 车企通过打造品牌馆、用户互动、与科技公司合作,展示完整的能源补给、智能互联、出行服务解决方案。成都车展不再是单纯卖车的展会,而是汽车产业生态的一次集中亮相。

成都车展的,几个主卷方向-有驾

总结与展望

2025年成都车展上,自主品牌全面“包馆”,新能源汽车的展示面积大幅提升,插混与增程车型火力全开,智能驾驶和座舱科技百花齐放,硬派越野和大型SUV展现了中国品牌的全场景实力。

背后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由量变走向质变,新能源与智能化成为决胜关键,从“卷价格”走向“卷技术、卷体验”。

未来二三年内,我们或将看到: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在车展上初步商用,续航再翻倍;

·高阶智能驾驶从演示走向商业运营,车企与互联网巨头合作深度绑定;

·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大幅提升市占率,海外车企反过来学习中国的供应链效率;

·车展模式更加多元,线上虚拟车展与线下体验融合,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

各位老板,你们怎么看这届车展。

一起聊聊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