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你们狠狠打我一顿吧!” 这是蔚来CEO李斌在某次用户见面会上的原话。谁也没想到,这句带点玩笑的调侃,竟然变成了现实。最近,蔚来调整了价格,老车主们又一次在现场表达了不满,李斌也再次遭遇“围攻”。
到底是降价让老车主吃亏,还是说企业被逼无奈做出的选择呢?
其实,整个新能源车市场来说,价格战几乎成了必然的趋势。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参赛的品牌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电池和其他零部件的成本逐步降低,如果还坚持原来的高价,用户很可能会直接转向更实惠的竞品。就像小米SU7的定价一公布,市场立刻就掀起了一阵热潮。许多车企不得不跟进,否则销量就会迅速下滑。
为什么一些老车主会觉得不满意呢?举个例子啊,有个网友在评论区说:“我去年花了大四十多万买了蔚来,现在不到一年就掉了几万,谁心里能舒服点?”这就像你刚买的新手机,过了一阵子就开始打折促销,心里免不了觉得被“割韭菜”了。
再看一面,今天的新能源车市场,其实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一样,发展得飞快。这么一说价格下降,其实也反映出技术在不断创新,成本在稳步降低。有人觉得:“要不是现在降价,蔚来可能就失去了未来的机会。”这话有点道理,只有保持竞争力,车企才能站稳脚跟,老车主的资产价值才能得到保障。
而且,李斌也并非全然忽视老用户的感受。蔚来一直在服务和换电体系上下功夫,老车主依然可以体验到更加完善的生态体系。对于那些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这点价值可能比价格的差异还要重要得多。
老车主的怨气也算情理之中,不过,车企降价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无可奈何的苦衷。新能源车的出路并不在于死死守住价格,而在于持续创新和让价格更接地气。对消费者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件好事——让我们用更少的钱,开上更棒的车。
再多说一句,一位企业的CEO为了调整整车销售策略,敢直面一大堆愤怒的用户,亲自去沟通,甚至还直播,这在中国车圈里真是少见的事。斌子真是个好人!
大家觉得怎么样啊?要是你是个老车主,对这事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讲讲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