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最近的财报,把华尔街都看愣了。
第三季度净利润,直接从9亿干到了24亿。
营收更是破天荒,第一次摸到了500亿的门槛。
股价盘后蹭蹭涨了4%,市场一片叫好。
但你要是掀开这份成绩单,
会发现数字背后的故事,刺激多了。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川总送的大礼包
利润暴涨这么多,真不是福特自己有多神。
说白了,是坐上了政策的火箭。
特朗普总统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调整,
简直就是给福特量身定做的大礼包。
福特自己进口零件的成本降了。
可它的对手,那些在墨西哥造卡车的,
却被关税大棒打得晕头转向。
福特一直头铁,坚持在美国本土造最赚钱的皮卡。
这个以前的“成本包袱”,
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独家优势。
更绝的是,排放法规也松了绑。
等于官方给福特卖“油老虎”开了绿灯。
美国人对大皮卡、大SUV的热情,
现在政策撑腰,车企卖得更理直气壮了。
数据最诚实,三季度福特在美销量涨了8%。
旗舰SUV探险者,销量创了二十年新高。
这些大家伙,利润可比小轿车高太多了。
更别提还在烧钱的电动车。
它们才是福特真正的印钞机。
还没完,一个叫“关税抵消计划”的政策,
又能让福特拿回一大笔钱。
今年关税开支,预计能省下整整10亿美金。
这笔钱四季度到账,年报就更好看了。
一场火烧掉身家
福特这边正数钱数得开心,
9月16号,公司最大的铝材供应商,
纽约州的工厂,着火了。
要因此损失掉20亿美元的利润。
是的,你没看错,20亿,美金。
月初,肯塔基工厂就只能减产。
减的还是探险者和林肯领航员,
这两款最赚钱的宝贝疙瘩。
福特的CFO都快哭了。
公司全年利润本来能冲80亿。
现在呢?只能把目标砍到60亿。
直接烧掉了快20亿的潜在利润。
先顾眼前再谈梦想
供应链突然断了,福特怎么办?
它的反应,现实得有点残酷。
公司决定,到2026年,
要多造5万辆燃油皮卡。
先别造电动版的F-150了。
工人和资源,全部拉去造燃油版。
SuperDuty重型皮卡的生产线,
说白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那个高大上的电动车转型大计,
毕竟电动车业务自己还在亏钱,
去造能下金蛋的燃油车。
还好,供应商那边总算有点好消息。
有望在年底就重启,比原计划早了好几个月。
这对焦头烂额的福特来说,
靠着增产燃油车和供应商提前复工,
福特估计能挽回个5到10亿美元的损失。
一根筋的代价
这场危机,就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福特光鲜业绩下的脆弱。
公司预计,今年会因此少造9到10万辆卡车。
就算明年拼命追,也还有巨大的缺口。
这暴露了福特供应链的“阿喀琉斯之踵”。
大概十年前,福特干了件大事。
把最畅销的皮卡和SUV,
车身从钢板全换成了铝合金。
这个决定,当时看非常超前。
这让福特在铝材供应上,
死死地绑在了Novelis这一家供应商身上。
为了追求效率,牺牲了安全。
顺风顺水的时候,你是天才。
可一旦这个唯一的源头出了事,
这不光是福特的病,是很多制造业巨头的通病。
结语
说到底,福特这个季度的故事,太拧巴了。
一边,是政策红利带来的利润狂欢。
证明了传统油车,特别是大块头,
在美国市场依然是绝对的王者。
是对特定政策的高度依赖。
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一个都没解决。
就像福特的CEO说的:
“我们不能靠一个好季度就松气,
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必须在修补供应链、推进电动化、
和应对政策变化之间,走好钢丝。
这直接决定了这家百年老店的生死。
短期看,燃油车还能再续一波命。
但长远看,今天这场燃油车的盛宴,
会不会成为明天转型的包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