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难收,覆舟亦然。”古训犹在耳,警钟当长鸣。
近来,那份全尺寸SUV的“购车指南”甚嚣尘上,引人侧目。奔驰GLS也好,林肯领航员也罢,抑或雷克萨斯LX,凯迪拉克凯雷德,个个宛如移动的巍峨堡垒。阅毕,不禁叩问内心:普罗大众,果真需要如此巨擘之车乎?
事情梗概:一篇名为“全尺寸SUV选购指南”的鸿文,洋洋洒洒罗列了这几款奢华座驾的各项优点,诸如内饰之精雕细琢,空间之恢弘轩敞,动力之澎湃汹涌,音响效果之绕梁三日,简直将其捧上了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神坛。撰文者还谆谆告诫,因人而异,择己所需。
然则,揆情度理,这果真是为寻常百姓家提供的采买谏言吗?抑或是在变相炮制焦虑,鼓吹那些可有可无的奢靡之风?
这些车辆,动辄赍发百万,油耗更是令人咋舌,泊车亦是龃龉不断。于芸芸众生而言,它们绝非刚需,而是锦上添花之物。那么,何以这篇文字能如此甚嚣尘上?盖因其精准拿捏了人们对“功成名就”、“颜面”的渴求。
华夏社会,向来存有“面子文化”的痼疾。驾豪车,居广厦,着名牌,似乎已然沦为衡量一个人是否金榜题名的圭臬。甚而有人为了追逐这些外在的浮华,不惜寅吃卯粮,乃至负债累累,徒增经济压力。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前些年甚为流行的“消费主义”。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无时无刻不在撩拨着人们的消费神经。仿若不购入最新款的手机,便会与时代脱节;不身着最时髦的华服,便会显得格格不入。结果呢?诸多人购入了一堆自己压根用不上的物件,却也因此债台高筑,生活品质反倒直线下降。
再说说那股“夸富”的歪风邪气。社交媒体之上,各种晒豪车、晒名包、晒旅游的图文鳞次栉比。甚而有人为了博取眼球,不惜弄虚作假,甚至触犯刑律。这种病态的炫富之风,不仅扭曲了社会的价值取向,亦加剧了社会焦虑。
敝人有一友,月俸不足万金,却毅然决然贷款购入一辆宝马。他言道,驾着豪车,顿觉自己“高人一等”。然而,每月偿清贷款之后,他甚至连果腹都成了难题。我问他:“你真的觉得怡然自乐吗?”他默然不语。
另有一例,一乡村后生,为了在相亲之时更有颜面,东挪西凑购入一辆二手奥迪。结果,相亲确乎马到成功,可为了偿还债务,他不得不更加殚精竭虑地工作,每日披星戴月,劳累得宛如一头老黄牛。
这些案例昭示我们,盲目追逐颜面,只会让我们迷失本性,渐失快乐。
当然,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当理性消费,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切莫为虚荣心所裹挟,更不要为了迎合他人的目光而委屈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自处呢?
鄙人以为,教化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自幼培植孩童们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了,真正的功成名就,并非拥有多少身外之物,而是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为他人带来了多少裨益。
媒体亦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多宣传一些正能量的故事,少炒作那些夸富的新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政府亦当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自身做起,抵制过度消费,反对炫富行为。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少在意他人的评头论足。
归根结底,生活是自己的,并非活给他人看的。与其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不如珍惜眼前的来之不易,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活出自我,活得怡然,活得精彩。盖因真正的幸福,是用金钱所无法企及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