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商务车公里数一个字都不能信,表面数据与实际相差悬殊,购车前务必仔细核实公里数避免被坑

---

二手商务车的公里数,一个字都不能信!!!

二手商务车公里数一个字都不能信,表面数据与实际相差悬殊,购车前务必仔细核实公里数避免被坑-有驾

前几天我真的皱了皱眉头,看了一辆传祺M8,2022年6月上牌的车。表面数据——3万8千多公里,乍一看挺靠谱的,心想,这车年轻轻轻的,能有啥毛病。谁知道现场一检查,立马发现不对劲。外观有多处喷漆划痕,还凑合接受,但最惊讶的是发动机盖下的渗油点,触了摸像是久未打理的痕迹。再看悬挂,前轮部分出现轻微开裂。你说,这样一部车跑了3万8,能出现这些问题?绝对不可能。

我又把OBD借过来,直接读取行车电脑。结果显示,这辆车实际上跑了12万4千多公里!嗯,差了三个零头。这车贩子肯定把公里数做了手脚,把原本的12万公里像是3万公里一样给你卖。真是黑啊!你说,为什么他们要折腾这些?其实很简单——车价差那么多,少个十万八万的,卖出来更赚钱。

除了数字玩真的,手续也有猫腻。这个车第一次上牌,是租车公司的名字,直到今年5月才过户给个人的。这说明,这车十有八九一直在外租,租车公司为了降低reported公里数,应该对其做了什么手脚吧?我想到这里,就觉得买二手商务车,公里数比身份证还要容易造假。你相信这些数字?我个人觉得,十之八九都可信度不大。

二手商务车公里数一个字都不能信,表面数据与实际相差悬殊,购车前务必仔细核实公里数避免被坑-有驾

说起车贩子,别以为他们都蠢。其实很多人很会利用这个套路——假里程、伪造手续、涂漆修补,等等。其实我还认识个修理工,他说,很多车,特别是同价位的,比如20万上下的MPV,差距就在里程。比如我朋友看的别款,比如比亚迪唐,实用性高一些,价格略贵,但真材实料,里程也相对透明。你问,我是不是在暗示买车要多留心?当然。虽然我知道,别的渠道也有人偷偷篡改数据,但起码还是得知道这些套路。

对比一下我自己的车吧。是我个人的,2019年4月买的GL8,确实只跑了5.8万公里。从当时买入到基本没怎么开,0出险,车漆全部原装。最近打算换新能源,看中的几款车,价格差不多。你猜,卖我车的人会相信我的公里数吗?估计没人会相信的,尤其是在这个行业,隐瞒公里数正常得很。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换电动车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来看我的车的实表里程?毕竟,车没买多久,二手市场里,一堆看似低公里数的车,实际都可能跑了两三倍。对啊,要不要搞个自动识别系统,断断续续记录行驶轨迹?我试过查某些GPS数据,似乎一些车的实际路线和公里数精准度很低,就靠拆掉的仪表盘,能骗得了谁?真是头大。

我也常常想,买二手车,除了看里程之外,还要看车的维修记录、事故史、外观内饰……这些能体现出车辆的真实性。不过呢,这些中间环节也是坑多,很多人丢车过去,什么都没查好。其实很多买家,主要还是看车贩子嘴上说的绝无水泡、原厂保养,但实际上,往往都是表面光鲜。你问,买车还要专业检测吗?要!大部分人懒得花那个时间,还是信我看着不错,就买了。

二手商务车公里数一个字都不能信,表面数据与实际相差悬殊,购车前务必仔细核实公里数避免被坑-有驾

二手商务车的公里数,是个能让人忽悠得天花乱坠的地方。不信你问问那些专修车的工人,这车跑了几年,公里差不多在多少?答案,估算范围都不大一样。有些车,从表面看着正常,但实际用料和零件磨损,说不定都快到退休年龄了。

也许我这篇文章,即兴而写,没有一二次调研,也没有大量数据支撑,但我可以确认——在这个行业,数字真不能单纯相信。毕竟,为了成交,太多套路都能被玩得出神入化。

反正我自己是打算以后买车,除了多问车主、看维修单、检查内外,还会花点时间用工具自己检测。再等等,看看市场上的新变化。你觉得,二手车里那些低公里车,还能相信几成?还是说,我们只能当作一个参考值来看?这也是个问题,嘿。

二手商务车公里数一个字都不能信,表面数据与实际相差悬殊,购车前务必仔细核实公里数避免被坑-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有遇到过类似的欺诈经历吗?或者,买车还会不会相信表面数据?嗯……我估计,除非厂商能推出更透明的追踪体系,否则,这一关很难彻底破掉。

——

二手商务车公里数一个字都不能信,表面数据与实际相差悬殊,购车前务必仔细核实公里数避免被坑-有驾

你觉得,除了公里数,还有什么细节能判断车的真伪?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