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让不少人议论纷纷,那就是雷克萨斯正式宣布了,他们家最经典的车型之一,ES系列,将在2026年迎来换代。
这消息听起来挺让人期待的,毕竟ES在国内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和销量。
但是,仔细一看这次换代透露出的信息,就让人感觉有点五味杂陈了,特别是它未来的价格和定位,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让很多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心里悬了起来。
咱们先从这次换代最核心的变化说起,那就是动力系统。
雷克萨斯这次的做法,可以说是一手抓着过去,一手又很不情愿地伸向了未来。
一方面,它保留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混动版本,也就是ES 300h,继续使用那套2.5升的混合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是雷克萨斯的看家本领,优点非常突出:省油、安静、开起来顺滑,而且质量稳定可靠,开了十几年都不用大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为它买单的原因。
保留这个版本,明显是为了稳住那些最看重可靠性的老用户,告诉他们,你们喜欢的那个雷克萨斯还在,没变味。
但另一边,雷克萨斯又破天荒地增加了两个纯电动版本,分别是ES 350e和ES 500e。
这个举动就很有意思了,可以说是被咱们中国市场硬生生“逼”出来的。
要知道,丰田集团的高层,尤其是丰田章男先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对全面电动化提出过质疑,觉得步子迈得太快了。
可现实是,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是新能源的天下,你看看大街上跑的,不管是国产品牌的蔚来、理想、极氪,还是老对手宝马、奔驰、奥迪,谁家没有几款能打的纯电车型?
人家德国的宝马5系、奔驰E级早就推出了纯电版,而且为了适应中国市场,都进行了本土化生产,价格和配置都很有竞争力。
雷克萨斯如果再固执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真的就要被时代抛弃了。
所以,这两个纯电版本的出现,更像是一种迫于市场压力的无奈之举,而不是主动拥抱变革的战略布局。
虽然官方说会用上“大容量电池”,续航里程有望超过600公里,但在今天这个国产车动不动就宣传续航8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的环境里,这个数字听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让人兴奋。
接下来,咱们就要聊到一个最关键,也是最让人纠结的问题了——这台新车将继续以“纯进口”的身份在国内销售。
在过去,“进口车”这三个字是金字招牌,代表着更好的做工、更高的品质,是很多人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变了,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纯进口”正在慢慢从一个优势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劣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咱们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算几笔账。
首先是时间。
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太快了,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新一代ES要到2026年4月才上市,这还是发布时间,按照进口车的流程,从订车到真正拿到手,少说也要等上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
等你提到车的时候,可能都快到2027年了。
两三年的时间,足够国内的车机系统、智能驾驶技术更新换代好几轮了。
你花大价钱买回来的一辆“新车”,在智能化体验上,可能还不如当时市面上的一些国产车,那一落地就落后的感觉,想必不会太好受。
然后是钱。
进口车需要缴纳不菲的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车价上,由消费者来承担。
这就意味着,同样是中大型豪华轿车,纯电版的雷克萨斯ES很可能会比国产的宝马i5、奔驰EQE贵上一截。
而且,根据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如果车辆定价过高,比如超过了某个门槛(像之前是30万,未来政策可能会调整),就无法享受购车补贴。
这一里一外,差价可能就达到好几万甚至十万元。
多花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
这笔账,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更不用提后续的维修保养了,进口车的零件价格高、等待周期长,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万一有个磕磕碰碰,修一次车可能让你心疼好几个月。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点,雷克萨斯引以为傲的“保值率神话”,在电动车时代还能继续吗?
这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燃油车时代,一辆车的保值率主要看它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三大件”是否耐用可靠,雷克萨斯在这方面做得确实是顶尖的,所以它的二手车价格一直很坚挺。
但是,电动车的核心是什么?
是电池。
一辆电动车开个三五年之后还值多少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电池健康度怎么样,续航衰减了多少。
雷克萨斯在电池技术方面的积累到底如何,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它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否比得过那些在国内市场深耕多年,甚至提供电池终身质保或者换电服务的国产品牌?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消费者心里没底,那么所谓的“保值神话”很可能在纯电ES身上破灭。
当一辆开了三年的ES 500e,实际续航大打折扣,谁还愿意花高价去接盘呢?
所以综合来看,2026款的雷克萨斯ES面临的处境其实相当尴尬。
它既想用传统的混动技术留住老客户,又想用新增的纯电车型去迎合新时代,但又固执地坚守着“纯进口”的身份,不肯放下身段进行本土化生产。
这种矛盾和纠结,让它在面对已经完全融入中国市场的德国对手,以及在技术上飞速奔跑的中国自主品牌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虽然新车在内饰设计上跟上了潮流,用上了大屏幕,也保留了一些实体按键来照顾老用户习惯,甚至还增加了前后排座椅按摩功能,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进步。
但这些都只是在现有基础上的优化和改良,而不是面向未来的颠覆性创新。
在决定未来汽车竞争格局的智能驾驶、充电网络布局、车载智能生态这些新赛道上,雷克萨斯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终,这个问题会摆在每一位潜在的消费者面前:是选择多花一笔不小的钱,去购买一个拥有品牌光环和所谓“进口品质”,但在智能化和便利性上可能稍显落后的雷克萨斯ES?
还是用更合理的价钱,去选择一辆技术更先进、体验更智能、服务更周到的国产新能源汽车?
当“豪华”的定义不再仅仅是真皮座椅和精致的缝线,而是更聪明的语音助手、更可靠的辅助驾驶和更无忧的用车服务时,雷克萨斯这块金字招牌,还能像过去那样闪亮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