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级混动四驱SUV?哈弗枭龙MAX又想来“搞事情”?

不得不说,现在买车,比相亲还复杂,各种“限时价”“补贴价”满天飞,一个个喊得震天响,结果真掏钱的时候,套路比谁都深。就在这片“促销风暴”里,哈弗突然甩出第二代枭龙MAX,给人一种“非得翻盘”的架势。

13万出头的指导价,喊着什么“电四驱”“高阶DHT混动”,这一上来确实有点杀伤力。但它到底是不是块真料?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看它是昙花一现,还是狠角色一枚。

13万级混动四驱SUV?哈弗枭龙MAX又想来“搞事情”?-有驾

双电机+两挡混动,这次真不演了

这次哈弗给枭龙MAX塞了一套相当硬核的动力系统:1.5L自吸发动机,双电机布局,再配个2挡DHT混动变速箱,主打的就是一个“电感十足”。

官方标的数据是:综合功率220kW,纯电续航分别是85km和126km(WLTC工况),亏电油耗不到5.4L/100km。这在同价位里,几乎没对手。

而且这次不玩花架子,是真正的电四驱。城区用电轻盈安静,高速混动沉稳省油,碰上烂路还真能四条腿一起蹬,城市到郊野来去自如。这套系统我之前在哈弗猛龙和魏牌车上都试过,逻辑清晰、介入自然,开着有点意思。

13万级混动四驱SUV?哈弗枭龙MAX又想来“搞事情”?-有驾

空间不惊艳,但家庭出行绰绰有余

尺寸上,这一代枭龙MAX轴距拉到了2810mm,比上代稍微长了10mm,账面上没啥大新闻。但实际坐进去,空间安排得还算合理。

前排没有什么压迫感,后排头部和腿部空间都达到了紧凑级SUV的上限。180身高的成年人坐进去不会顶头,腿前能剩一拳半,长途坐个三小时不成问题。

后备箱规整,电池组布得比较巧,没有把储物空间压缩得太狠,家用需求全能覆盖。

内饰终于有“点样子”了,智能配置也没掉队

13万级混动四驱SUV?哈弗枭龙MAX又想来“搞事情”?-有驾

哈弗这次在内饰上下了点工夫。以前那个“塑料味”十足的老款,这回变得精致不少。中控是双12.3英寸的屏幕搭配抬头显示,档把改成怀挡,整套UI交互逻辑跟问界有点像,不说超前,起码看着顺眼了不少。

车机系统响应快,语音控制不鸡肋,连“你好哈弗”的识别都做得相当灵敏。配合在线导航、远程控车、OTA升级这些功能,在智能化方面也不拉胯。

说好的13万起?别急,这里有个“BUT”

官方口口声声喊“13.18万起”,但实际你想落地到11.68万元,还得走他们家的“置换补贴”流程——只有你换的是哈弗或长城的车,才有1.5万优惠;不是自家牌子的车,直接缩水变1.2万。

13万级混动四驱SUV?哈弗枭龙MAX又想来“搞事情”?-有驾

虽然这样的操作在业内算不上最狠的,起码比那些把“国补”都算进优惠里的还厚道点,但话说回来,真要“裸价真诚”,我还是更欣赏别克和凯迪拉克那种明码实价。

真竞品是谁?别老盯着比亚迪打

网上很多人一看到哈弗推出这种配置组合,就开始说要“对标宋PLUS”、“干掉护卫舰07”……说实话,这话听听就得了。

比亚迪现在的综合护城河,不只是产品力,还有服务网点、品牌认知度、用户粘性等一整套护身符,短时间内,很难撼动。

但枭龙MAX不是要挑头干翻比亚迪,而是瞄准了一大票在宋PLUS边缘观望的人——预算有限、注重性价比、对品牌没有执念,这类用户是它的主战场。

换句话说,它更像是一个务实派,用更激进的价格+更完整的配置,让消费者在“买合适”而不是“买热销”的路径上,多一个选择。

13万级混动四驱SUV?哈弗枭龙MAX又想来“搞事情”?-有驾

说车总结:

哈弗这次拿出的第二代枭龙MAX,说白了就是奔着“实用主义者”来的。它没有太多花哨宣传,没有盲目堆料,它干脆地把电四驱、长续航、混动省油、空间实用几个关键点一股脑堆上去。

你要说它是同价位最有质感的SUV?不至于。但如果你希望花13万出头搞定一台能进能退、省油不焦虑、偶尔还能小撒野的全能选手,那它真有一战之力。

现在SUV市场太卷,有人卷科技、有人卷豪华,但像枭龙MAX这种默默卷“功能性+使用成本”的,才是真正下场干活的。

能不能大卖另说,但它给那些在宋PLUS、博越L、风神皓瀚之间摇摆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实在的B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