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深蓝汽车旗舰SUV S09迎来首个完整交付月,3250辆的成绩单看似环比翻倍(增长99.39%),却难掩深蓝汽车的焦虑。
在深蓝体系内占比14.31%的S09,放眼整个SUV市场仅排97名。更残酷的是,当问界M9单月全国销量破万、上海一地即售518辆时,深蓝S09在上海仅交出37辆的成绩。这款被深蓝寄予厚望、号称“六座旗舰”的车型,在23.99-30.99万元定价区间里,被竞争对手碾压得无声无息。
深蓝S09自诞生起就陷入定价泥潭。4月23日预售发布会抛出23.99万元起售价后,或许是预售价公布之后市场反响超出预期,也或许是宣传组的工作失误,深蓝团队竟在车展当天下午悄然删除宣传海报中“预售”字样,同时部分门店的一线销售也被告知23.99-30.99万元就是深蓝S09的正式指导价。这一“手滑”操作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市场惯例中正式售价通常低于预售价1-5万元,深蓝却反其道而行之。尽管后续通过补贴勉强将门槛拉至20.49万元,但信任危机已然形成。
深蓝S09在深蓝汽车中的战略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深蓝首款售价突破30万元的车型,它承担着从“年轻化”向“高端家用”拓展的任务。CEO邓承浩承认品牌力是最大挑战:“深蓝在六座SUV领域尚未证明自己”,需通过产品力弥补认知差距。按照邓总的说法,深蓝S09的月销应该在8000甚至是10000台以上,但就最终的交付数据来说,可以说远远没达到预期。
从配置来看,深蓝S09还有待商榷。23.99万后驱Max版减配严重,其前排仅配备单屏幕、后排也没配置屏幕,也没零重力座椅,就连移动中岛和冰箱也没有,5.2米的大车仅配备8个喇叭,外观和内饰颜色加钱也不能选,整体上是不满足大六座家庭SUV的用户需求,被网友嘲讽为“毛坯房”。而且深蓝S09全系标配40.18kWh电池,WLTC续航180公里,对比竞品问界M8的53.4度电(续航235公里)、昊铂HL的60.33度电(续航超300公里),深蓝S09的纯电续航能力捉襟见肘。
更令人担忧的是,交付仅一个月,S09的质量问题已浮出水面。江西赣州车主在提车当天就发现方向盘转向异响,尽管录像存证、售后确认,厂家工程师却拖延至第六天才到场,巧妙地将问题拖过了“7天退换期”。无独有偶,另一位车主购车不到一周便发现二排座椅护板开裂、安全带卡扣异常磨损,投诉至平台后,厂商竟连一通电话都未主动拨出。这些细节暴露的不仅是工艺瑕疵,更是服务体系的责任缺位。而有车主抱怨车机系统“反应迟钝”、“指令识别混乱”、舒适模式“像开船易晕车”。虽然深蓝S09配备了华为的智驾系统,但低配车型仅提供华为视觉智驾方案,缺少激光雷达,功能相对有限。想要体验更高级的城区NOA功能,需要选择2025款后驱Ultra+车型,价格也相应提升(价格要增加2万元)。
深蓝汽车对S09的销量焦虑,实则映射出整个品牌战略的混乱。2025年前半年,深蓝总销量还不足12万辆,距离全年50万目标不足25%。为冲量,深蓝三年推出6款车型,但除S05、S07外,G318月销仅1000余辆,SL03更从月销过万跌至不足3000台。产品线看似密集,实则全部挤在15-20万元区间内耗。更触目惊心的是财务数据:深蓝销量从2023年13.48万辆增至2024年24.39万辆,但近三年累计亏损超45亿元。——卖得越多,亏得越狠。这种赌命式扩张,在新能源淘汰赛下半场无异于慢性自杀。
主编点评
截至2024年底,深蓝品牌的净资产高达-35亿元,意味着其已经资不抵债,处境相当危险,如果不是依靠长安汽车输血,恐怕已经步高合、威马的后尘了。深蓝想要翻身,CEO邓承浩得先想清楚:深蓝到底要做一家什么样的车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