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但凡家里添了丁进口,或者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经常接送,换一辆大点的车就成了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
这选来选去,目光多半都落在了那些看起来宽敞气派的大六座或者七座SUV上。
可真要掏钱的时候,心里的嘀咕声就没停过。
首先怕的就是那大块头,车子超过五米长,在城里开起来,尤其是在那些老城区、窄巷子里,是不是跟开船一样,挪个车、拐个弯都费劲得要命,一不小心就得刮了蹭了?
接着担心的就是续航,现在电车是潮流,省钱又环保,可一想到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的长龙,或者冬天那续航里程说打折就打折,心里就直发毛,生怕一家老小被撂在半路上。
最后,图个舒服,看宣传单上写着各种豪华配置,什么按摩座椅、高级音响,又怕是厂家吹牛,实际上手一用,要么是样子货,要么就是操作复杂,到头来成了摆设。
这些顾虑,可以说点到了如今家庭用车需求的每一个痛点上。
难道就真的没有一辆车,能把这些看似对立的优点都给捏合到一块儿吗?
过去我们可能觉得难,但现在,随着咱们国家自己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一些有实力的车企开始真正沉下心来,不再玩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而是实打实地去解决用户的这些实际问题。
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汽车推出的这款旗舰大六座SUV——智己LS9,就是这么一个奔着“解决问题”来的产品。
它试图告诉大家,大尺寸、长续航和真享受,是可以同时拥有的。
咱们先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操控问题,这么大一台车,到底灵不灵活?
智己LS9给出的解决办法,核心在于一个叫“后轮转向”的技术。
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当你在低速打方向盘,比如掉头或者停车的时候,它的后轮也能跟着转动一个小角度,而且是和你前轮相反的方向。
这么一来,原本需要很大一块地方才能转过弯来的大车,一下子就变得灵活多了。
它的转弯半径能做到5.4米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呢?
基本上就跟一辆我们常见的大众高尔夫那样的紧凑型小车差不多。
这就意味着,当你开着这台长度超过五米二的大家伙,在商场地下车库里找着一个狭窄车位时,你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来来回回倒腾好几把,旁边还得有个人帮你看着,现在可能一把方向就能轻松停进去,那种从容感,是开过大车的人才能体会到的珍贵。
在那些只能容纳两辆车勉强通过的老旧街道,这个技术也能让你会车时更有信心,不用再憋屈地往后倒车给别人让路。
当然,光有这个还不够,为了让这台大车开起来不像船,工程师们在底盘调校上下了血本。
他们花了三年时间,开着测试车跑了超过两百万公里,这路程都能绕地球五十圈了。
他们把车开到零下三十多度的东北冰天雪地里,就为了测试车辆在结冰路面会不会打滑、失控;也开到零上四十五度的新疆戈壁滩上,考验各种电子设备在高温下能不能正常工作。
光是悬挂的软硬度,就调整了八十多个版本,为的就是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过减速带的时候,车身不会硬邦邦地弹起来,让后排的家人感到颠簸,而是柔和地过滤掉;在高速上开到一百二的时速,旁边有大货车经过带起一阵横风,车身也能稳稳地抓住地面,不会发飘,让驾驶员心里有底。
这种看不见的功夫,背后是上汽几十年造车的经验积累,也是中国汽车工程师们死磕细节的成果。
解决了开起来笨重的问题,下一个就是续航焦虑。
智己LS9采用的是一种增程技术,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它首先是一台纯电车,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靠电池里的电就足够跑上一周,充电频率比手机还低,非常省钱。
而当你需要跑长途,比如从北京自驾去上海,车上自带的一个高效发电机(增程器)就会启动,它会烧一点油来发电,持续给电池供电,这样一来,车的总续航里程就能超过1500公里。
这意味着,你再也不用把心思都花在规划沿途的充电桩上,也不用担心续航不够而不敢开空调。
你可以在服务区安心地休息、吃饭,车辆自己就能把电补上,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电池和能量管理系统经过了专门的优化,即使是在零下10度的冬天,续航的达成率也能保持在85%以上,这对于北方地区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让电动车在冬天不再是“电动爹”。
最后我们来看看车里的乘坐体验。
一台好的家庭用车,绝不能只让司机一个人爽,车上的每一位家人都得照顾到。
智己LS9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周到,它没有像很多车那样,把第三排座椅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小板凳”。
经过实际体验,哪怕是身高一米七五的成年人坐在第三排,腿部前面依然能有一拳左右的空间,头顶也不会感到压抑,是真的能让成年人舒服地坐进去进行长途旅行的。
而它的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老板座”,不仅靠背角度可以大范围调节,让你找到一个接近半躺的姿势,还带有实打实的机械按摩功能。
这种按摩不是那种软绵绵的气囊挤压,而是能真正按到你腰部和肩部酸痛点的,对于长途旅行中的父母来说,这绝对是消除疲劳的神器。
再加上B&O品牌的音响,在堵车时关上窗户,放一首喜欢的音乐,车厢里瞬间就变成了私人的音乐厅,那种沉浸感能有效缓解烦躁情绪。
在空间利用上,后备箱放倒第三排后能形成一个巨大的纯平空间,别说周末露营的帐篷、烤炉,就是偶尔搬个小家具、拉点货都绰绰有余。
车内各种储物格的设计也很人性化,手机、水杯、纸巾、雨伞,随手都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安放,让车内始终保持整洁。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恰恰体现了一款车在设计时,是否真正从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出发去思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