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纵横G700将于迪拜上市,配三把锁和空气悬架
说起来,这阵子车友群里聊得最火的,还是那个大块头新SUV——捷途纵横G700。上回老王在群里发了张谍照,说这车看着比他家那台MPV还要壮实。我寻思着也确实,光是那尺寸——5198长、2050宽、1956高,比村口的面包车都气派不少。轴距2870毫米,据说后排坐仨人还能翘二郎腿。
外观这事儿,不夸张地讲,第一眼就有点“硬汉”味道。前脸黑色格栅,一中间杵个logo,两边方正的大灯板着脸瞪你。我邻居小李看见照片还以为是哪个越野改装厂出的特供版,其实人家原厂自带黑色包围和金属护板,看着就想去跑烂路。
我印象深的是,有天晚上修理厂师傅老周喝多了,说现在这些SUV啊,“不是会爬山涉水就是会唱歌跳舞”。捷途这个G700吧,还真能爬山涉水——离地间隙230起步,高的时候能升到320mm。据说空悬模式下最大涉水970mm,这数听起来挺玄乎,但群友阿强去年洪涝时开过类似底盘高度的车型过积水段,也没啥大碍,就是底盘泥巴难洗。
侧面细节也不少。A/B/C柱都是黑漆处理,那行李架据销售小哥顺嘴一提,是铝合金加固款,不怕拉重物;电动侧踏下雨天收放灵活,我朋友试驾时专门踩了几脚,说比他之前那台手动踏板省心多了。有意思的是D柱挂个终身质保铭牌,据说厂家承诺只要你不拆它,就一直保。不过这个东西具体咋操作没人搞明白。
尾部设计嘛,有点像小时候玩具越野车:高位刹车灯做成一条杠,两边熏黑竖状尾灯,还有定制交互图案,可以切换八种花样(我是真没见谁用全)。备胎罩分有无两种版本,小区物业管得严的话最好选无罩版,要不停车场总被吐槽挡视线。另外拖钩、隐藏排气啥都有,用不上但摆在那里安心些。
内饰部分,上次展厅摸了一圈,新鲜感挺足。一进驾驶舱副驾前面开个储物槽,还带公交扶手(城里娃可能没概念,就是那种拉环),方便老人孩子上下车。这怀挡电子档杆,有时候习惯性摸半天才找对位置,不过好处是腾出了中央空间。15.6英寸悬浮屏+35.4英寸贯穿屏,中控上按键旋钮堆得密密麻麻,每次调空调温度都怕按错。据售后技师透露,“X”旋钮其实还能自定义功能,比如切换越野/经济/雪地等模式,不过实际用下来多数人一年估计拧不了几回,全靠系统自动识别路况调整。
冷门配置倒是不少:莱斯康音响效果意外不错,上次同事试音爆棚低音震得座椅发颤;64色氛围灯夜晚跑高速容易晃神,香氛系统据说能过滤PM2.5,但维修工小赵吐槽滤芯价格贵且不好买;50瓦风冷无线充电有人反映iPhone发热严重,这属于正常现象吧……还有驾驶辅助功能,小道消息称新固件升级后城市拥堵跟停更平顺,只不过首批用户反馈偶尔误判障碍物弹窗提醒太频繁,需要再适应一下软件逻辑更新节奏。
座椅舒适度方面主打豪华感,全系Nappa皮料覆盖,两排都有按摩通风加热,我表弟胖墩子坐副驾直呼“屁股爽歪歪”。六座版第二排可以四向电调,还有腰托腿托、电动折叠桌板、小冰箱甚至娱乐屏幕。有一次出差遇到出租司机用这款当商务接送,他边开边吹嘘冰箱可冻啤酒,我实际体验发现只能勉强冻住矿泉水而已……
动力总成部分,大伙讨论最多还是鲲鹏超能混动CDM-O系统。这名字听起来玄乎,其实核心是一台2.0T混动发动机搭配四电机,总功率665千瓦扭矩1135牛·米(这些参数都是销售随口报出来的),零百4秒多一点,比一般燃油SUV快不少。但续航和电池规格暂时官方还捂着没公布,据传采用高压平台方案,可惜维修站目前连培训资料都没拿到,只知道匹配两挡DHT变速箱,加速平顺性应该靠谱点儿。如果真像坊间传言一样市区油耗低至百公里7升以内,那养护成本算下来相当划算。不过也有老司机担心混动车型日常维保费用增加,比如四驱系统故障码一旦亮起需要专业设备才能解锁清除,本地修理铺暂时还搞不定这种新技术,返厂周期略长,要提前心理准备哈!
非承载式大梁结构+三把锁+智能全地形模式+空气悬挂这一套组合拳,在微信群已经被玩坏,各路大神争论到底真越野能力如何。我隔壁铁锤哥以前坦克系列转粉,现在天天研究怎么DIY拓展A柱射灯接口。他亲测发现官方预留插口兼容性一般,如果想装第三方LED射灯建议提前问清楚线束规格,否则容易短路烧保险丝。此外CDC可变阻尼减振器虽号称提升舒适与操控双重体验,但据几个试驾媒体反馈,高速急弯极限状态下仍然偏软,更适合轻度非铺装道路而不是极限攀岩玩法。这类细节网上很少提及,多数销售顾问自己都未必完全了解技术原理,只知道宣传册怎么写怎么讲罢了……
售价区间基本确定在40-50万之间,与那些同类型非承载式方盒子定位差不多。不过身边喜欢DIY改装或户外露营的人,对这种自带拓展接口、大容量空间以及较低入门价位的新车型表现出浓厚兴趣。“毕竟国产品牌售后近、水土服”,这是本市汽车协会某老师傅私下聊天经常挂嘴上的一句话。他们更关心以后零部件供应是否及时,以及车辆复杂电子模块出问题后的维修便利程度。而关于上市地点选择迪拜,也让一些资深玩家猜测是不是考虑海外市场需求变化?毕竟中东地区沙漠环境对车辆耐久性的考验远超国内普通城市道路,所以标准可能更苛刻些,这也是行业内部流传的小八卦之一啦!
最后补充一个鲜有人知的小插曲:去年年底北方暴雪期间,有辆工程样车因为空悬失灵导致离地间隙降至最低,被困工地下坡出口半小时,好在救援队赶来临时断掉控制模块恢复正常。所以如果冬季长期停放或者遇极端天气,一定记得提前检查底盘相关线路防止进水氧化,这是经验之谈,也是许多早期员吃过亏才总结出来的小贴士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