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博越L开回家:十万块,我为何仍选择燃油车而非电动车的原因在于它的设计性能实用性和价格优势让人觉得性价比更高

我最近一直在琢磨,要不要换电动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车销量中,新能源占比已经接近30%,这个趋势铁了心在往上冲。你想象一下,去年我身边的朋友小李终于下定决心,跑去订了个纯电,结果说充电折腾得比想象中多。这让我对电动车的方便性和可靠性还是有些担心。

我有台2018年的燃油SUV,跑了大概8万公里,平均油耗在7升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估算,感觉差不多吧),日常上下班与周末远行都挺顺溜。虽然心里清楚,燃油车的环保压力和未来政策压力很大,但即便再折腾,会省心的感觉还是在。

把博越L开回家:十万块,我为何仍选择燃油车而非电动车的原因在于它的设计性能实用性和价格优势让人觉得性价比更高-有驾

以这次博越L为例,其实我一开始也没特别关注它。先说说我那天试车的情景:开到4S店门口,隔壁刚接到一台电动车销售,她扬着声说:骑电不香吗?你都不知道充电站周末排长队多烦。我笑了,回头看了几眼刚到的博越L,灯厂那个直瀑前脸确实太炸了。那种霸气,就是熏黑灯腔的尾灯,像古战甲。开门那一瞬,座椅包裹感比我之前开的车都强,说实话,没带激光雷达,动力输出还算平顺,咕哝自己:这价位能搞到这样设计,真是没得挑了。

对比其他同价车型,像传祺GS4或者吉利星越L,我觉得可以换个角度说:它的底盘调校还算扎实,动力随叫随到,油耗还能控制得不错。你知道的,跑山路什么的,那机械感有时候比纯数字感更重要。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硬要说科技支持我觉得还差点意思,但他们的语音识别,副驾可以吼一句暖气开大一点,后排亲戚立马秒懂,挺神的。

这个价位,如果我把空间优势与动力体验结合起来(这段先按下不表),用生活比喻,应该就是你在4S店选果蔬,买的不是最高端,但又新鲜脆嫩,价格还合适,买回来用着也不心疼。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我那天特意拍了几张座椅的细节,靠背的海绵厚度和座垫的包裹感都挺到位。大家知道,长时间开车最怕坐久了腰酸,山路跑起来需要支撑。

把博越L开回家:十万块,我为何仍选择燃油车而非电动车的原因在于它的设计性能实用性和价格优势让人觉得性价比更高-有驾

我还琢磨,燃油车其实也没那么差。它的动力调校偏蹿,踩油门那点火就来,和浅水区踩到泥一样,拉得快,操控感到位。百公里油耗,如果在高速100 km/h匀速开,能跑到5.5升/百公里左右(这是一段心算数据,实际要看车况和路况),我觉得还算合理。反正我对省油这事,不像有些人死磕数字,感受到这车的动力顺滑,多跑几次山路,也觉得挺有趣。

你见过那种车在弯上坐船的吗?我这台博越L底盘扛得不错,山路急转弯也能保持稳稳的车身,不会像我以前那台老SUV那样晃荡。转向手感调得还可以,运动模式也比我想象中敏锐。官方说的麋鹿测试,79 km/h不倒,那是真的,有时候山路上我敢安心放手。

说到这我突然觉得:如果你像我一样,平时最多一周跑150公里,偶尔要来个远行,纯燃油车其实还是挺节省心的。毕竟,纯电动车的充电等待和续航焦虑,还是让我觉得有点折腾。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是不是新能源的天花板会被提前封死?我的一些修理工朋友说,他们忙着修电池,那个工艺的复杂度,比修个发动机要高得多。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反正此刻我还不打算扔掉燃油车的舒服感。

把博越L开回家:十万块,我为何仍选择燃油车而非电动车的原因在于它的设计性能实用性和价格优势让人觉得性价比更高-有驾

咦,说到这我脑袋一转,能不能算一下:我这车百公里油钱,大概在7块左右(按每升油6.5元计算,油耗7L),跑个500公里成本大概在36块,跟充电比也不算贵(这段粗略心算,具体也要看电价和充电站费)。真正的坑在会不会涨,新能源补贴会不会取消?这个问题,挺难说清。

我曾经跟那个销售聊天,她问我:你还这么爱燃油,是不是觉得改电麻烦?我就笑:油车不用充,不用等,想跑就跑,没那事儿。其实这心里没有排斥,只是觉得惯成自然了。你知道的,科技越先进,但方便性还是第一位。

说到这我突然想知道——你觉得一直跑燃油车,到底惯出什么惯?未来的新能源,能不能像现在这样直接开着跑而不用天天担心充电桩?这些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但它们总在心里打转。

把博越L开回家:十万块,我为何仍选择燃油车而非电动车的原因在于它的设计性能实用性和价格优势让人觉得性价比更高-有驾

我又在想,慢慢适应新东西,是不是也得给自己一点时间?这一代的车怎么那么亲切?我还记得小时候的老家,用煤炉烧菜,现在想想,确实得给新能源点空间。只是,那个快充是不是还得等个两三年,才能像我现在这样无忧无虑?

结尾又回到那台博越L,黑色车漆在夕阳下一闪一闪的,真容易让我联想到,生活其实也一样,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牵扯出一串连锁反应。你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偶尔站在十字路口,犹豫是不换电还是继续燃油?那天我坐在车里,望着点亮的尾灯,心里其实很清楚。

但愿,那些细碎的小决定,不会让我们太迷失在未来的方向中。你说,下一次买车,我会不会还是被细节折服?或者,有没有一种感触会让我突然放弃折腾这些技术,从实际用车角度出发,干脆压根不考虑更换呢?这就留给你猜了。

把博越L开回家:十万块,我为何仍选择燃油车而非电动车的原因在于它的设计性能实用性和价格优势让人觉得性价比更高-有驾

——END——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