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Jeep这个牌子,很多朋友脑海里可能立马会浮现出翻山越岭、泥泞驰骋的硬汉画面,还有那句曾经深入人心的广告词:“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
这话里透着一股独一无二的自信和骄傲。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被无数车迷奉为“情怀”和“梦想”的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故事,结局却是申请破产,留下了一地鸡毛和超过百亿的债务。
一个曾经要加价提车,风光无限的品牌,怎么就在短短几年里,把自己给“玩”没了呢?
这背后发生的事情,可比电影剧本要现实和残酷得多,也更值得我们深思。
咱们先把时间倒回到六七年前,那会儿的广汽菲克Jeep,可以说是风头正劲。
特别是当家车型自由光实现国产后,立刻就在国内火爆的SUV市场里掀起了巨大波澜。
它那独特的分体式大灯设计,在当时满大街都长得差不多的车流里,显得格外有个性,再加上Jeep品牌多年积累下来的越野光环,一下子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那时候的4S店,真是门庭若市,想买自由光?
不好意思,先排队,想早点提车?
那就得加钱,这在当时是常态。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最辉煌的2017年,广汽菲克一年卖出了接近22万台车。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超过600个家庭选择成为Jeep车主。
可以说,Jeep当时手里握着的是一副王炸级别的好牌,有品牌、有市场、有粉丝,本该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大展宏图。
然而,盛极而衰的故事总是来得那么快。
这副好牌,很快就被他们自己打得稀烂。
首先出问题的,就是产品的质量,这也是最伤车主心的部分。
车子开着开着,各种毛病就都找上门来了。
其中最出名的两大“顽疾”,一个是“烧机油”,另一个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9AT变速箱。
所谓烧机油,说白了就是发动机不正常地消耗机油,车主们得像伺候祖宗一样,时常检查机油尺,后备箱里常年备着几桶机油,不然跑个长途心里都没底。
而那个9AT变速日志,问题就更严重了。
很多车主反映,这台变速箱逻辑混乱,换挡顿挫得像有人在后面踹你一脚,更可怕的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会突然失去动力,车辆“趴窝”。
这已经不是舒适性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的严重缺陷。
面对全国各地车主雪片般的投诉,广汽菲克的处理方式堪称“灾难级”。
当车主焦急地把问题反馈到4S店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那句轻飘飘又极其傲慢的:“先生,这是您的驾驶习惯有问题。”这种把产品硬伤甩锅给消费者,把大家当傻子的做法,无疑是自毁长城,一步步把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消磨殆尽。
如果说质量问题是内伤,那么合资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就是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巨人踹上的最狠一脚。
广汽菲克是由我们中国的广汽集团和外方的菲亚特克莱斯勒(后来合并成了Stellantis集团)共同组建的。
本来是中外合作的典范,结果却成了一出“同床异梦”的闹剧。
外方Stellantis集团的掌门人唐唯实,显然对中国市场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理解。
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对合资模式表示不满,甚至在完全没有和中方伙伴广汽集团商量好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对外宣布,要把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从50%强行提升到75%。
这种做法,无异于想把中方踢出局,自己独吞果实,吃相极其难看。
商业合作最讲究的就是信任与共赢,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了,还怎么可能一起好好干事业呢?
眼看着国产化这条路走不下去了,这位CEO又抛出了一个所谓的“轻资产”模式,说白了就是:我们不打算在中国生产Jeep了,以后就只卖从国外运过来的进口车。
这个决定,等于直接给几十万已经购买了国产Jeep的车主和整个合资公司判了死刑,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釜底抽薪。
当然,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在新能源汽车浪潮面前的迟钝和无能。
当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像比亚迪、理想、蔚来等等,已经全身心投入到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赛道上,拼续航、拼智能座舱、拼用户服务的时候,广汽菲克在干什么呢?
他们磨磨蹭蹭好几年,才搞出来一款牧马人的插电混动版。
结果这款车一亮相,就成了全网的笑柄。
为什么呢?
因为它最核心的电池包,竟然几乎是毫无防护地裸露在底盘下面。
对于一款标榜硬派越野的车型来说,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设计,开去越野,底下的电池磕到石头怎么办?
网友们戏称这是“移动的炸弹”,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这充分暴露了他们在技术转型上的敷衍和滞后。
直到最后破产清算,广汽菲克连一款能拿得出手的纯电动车都没有造出来。
在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跟不上新能源的步伐,就等于被时代按下了静音键。
最终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公司负债超过百亿,无奈申请破产。
工厂被拿出来拍卖,却无人问津。
二手车市场上,曾经保值的Jeep车型价格一落千丈,准新车打个对折都嫌烫手。
更让几十万车主揪心的是,售后服务网点大面积关停,车辆的保养、维修成了天大的难题。
当初为了情怀和梦想买单,如今却落得个“售后孤儿”的下场。
最具有戏剧性的是,广汽集团收回了那个被废弃的工厂,转手就交给了自己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
埃安以惊人的效率,迅速将其改造成了现代化的智能工厂,新车一辆接一辆地下线,卖得红红火火。
一边是衰败的废墟,一边是蓬勃的新生,这鲜明的对比,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不是市场抛弃了Jeep,而是Jeep自己抛弃了市场。
当长城坦克300、理想L系列这些更懂中国消费者、产品力更强、服务更好的国产车崛起后,Jeep那点所谓的“情怀”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它的倒下,给所有还抱着傲慢与偏见的合资品牌敲响了警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尊重市场规律,不尊重消费者,再响亮的品牌,也终将被无情地淘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