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合资2.0战略揭秘:前7月实测热销60.5万辆成果兑

上汽大众合资2.0战略落地,成都街头新凌渡L亮相

7月的上海天气闷得很,早上出门还没走两步就一身汗。车友群里有人发了张图,说是朗逸在小区门口停了一排,“今年销量又涨了点吧?”有师傅顺嘴说,“燃油车这块,上汽大众还是稳。”听着像玩笑,其实仔细琢磨,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上汽大众合资2.0战略揭秘:前7月实测热销60.5万辆成果兑-有驾

年初到现在,上汽大众终端卖出去60多万台,比去年多一点点。乘联会那边数据我也瞄过——主流合资品牌6月零售五十来万,同比增长百分之六左右。看着数字不大,但在电动化冲击下,这种回暖算是个信号。

家里那辆帕萨特老款,表显快12万公里了。有次去修理厂做保养,小李师傅蹲在发动机旁边嘀咕:“这代帕萨特保值率高得很,新出的插混据说三年还能卖个好价钱。”后来查了下报告,途昂、ID.3和插混帕萨特都榜上有名,各自拿下不同级别的第一。一年保值率最高的是途观L,据说二手市场抢手得很。我邻居换车时犹豫半天,看中途岳新锐,说是“去年成都车展刚上的,现在销量破十万啦”。他还吐槽过后备箱空间不如老款,但动力响应快了一截,每次高速路口超车干脆利落。

上汽大众合资2.0战略揭秘:前7月实测热销60.5万辆成果兑-有驾

其实今年最热闹的,是新车型扎堆上市。从7月底开始,新凌渡L先露面,然后8月1号全新奥迪A5L Sportback直接全球首搭华为乾崑技术(销售跟我讲这个名字的时候差点念错),据说智能化做到了油车里少见的新高度。这批新车型设计都挺激进,有人嫌前脸太张扬,也有人夸GTS性能版配EA888 2.0T高功率引擎,“和高尔夫GTI一个源头”,师傅嘴里的原话。“油车个性化时代要来了”,他说完自己乐呵呵地补一句:“不过你要真开起来,还得适应一下悬挂硬。”

8月份成都国际汽车展,新凌渡L正式上市。群友小杨专程飞过去拍视频,说现场德系轿跑氛围拉满,高颜值吸睛。他试驾回来吐槽座椅包裹感一般,不过动力爆发时推背感比上一代强不少。“方向盘调节范围大,就是中控屏偶尔卡顿。”这些碎碎念也只有用惯手机的大年轻人才介意,我爸开朗逸只关心空调冷不冷、胎噪大不大。

上汽大众合资2.0战略揭秘:前7月实测热销60.5万辆成果兑-有驾

9月份还有Pro家族焕新的消息传出来,包括朗逸Pro、奥迪纯电先锋E5 Sportback等,都准备陆续登场。有销售悄悄透露,今年底前产品线会特别密集,不光燃油,还有纯电、增程和插混一锅端。这种“全势能,更出众”的策略,从上海到西南城市都能看到铺货动作。我去4S店闲逛时顺便问了问维修技师,他倒觉得ID系列纯电虽然配置花哨,但冬天续航缩水明显。“北方用的话还是要考虑加热系统够不给力。”

再聊回合资2.0这个事儿,自从2024年底协议续签后,上汽大众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思路更狠。今年品牌主张喊出了“全势能”,但实际落地才最关键。像他们搞的“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研发体系,现在已经带动智电生态链加速布局。据圈内朋友讲,他们内部对安全标准卡得死紧,有些零部件供应商被要求返工好几轮,只为保证品质底线。

上汽大众合资2.0战略揭秘:前7月实测热销60.5万辆成果兑-有驾

我认识的一位老司机买了途观以后,一直关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升级。他反映城区自动泊车功能比以前灵敏不少,就是偶尔识别窄巷子失败,要人工干预。他还提醒我要注意刹停距离变化,因为夏季雨天湿滑影响制动效果,不如传统机械刹那么线性。这些体验细节,在官方宣传里可不会提及,只能靠用户慢慢摸索出来。

行业八卦方面,据说未来几年内,上汽大众计划推出超过20款新品,其中2026年前就要落地10款。不止燃油,还有新能源各种类型齐聚一堂。圈子里的观点分歧挺大的,有人担心品类太杂不好维护,也有人看重覆盖面广满足更多需求。我自己比较关心ID.ERA量产后的实际表现——毕竟每次技术迭代,总会有一些意外的小毛病,比如充放电接口松脱啥的,这都是维修师傅平常唠嗑提到的问题之一。

上汽大众合资2.0战略揭秘:前7月实测热销60.5万辆成果兑-有驾

至于长期主义嘛,大众这种打法其实就是靠稳扎稳打,把德国品质和本土智慧融合到底。有一次朋友圈刷到段子:谁家德国工程师吃辣条学中文?结果下面评论是一片关于国产供应链优化的小故事。不管怎么折腾,到最后拼的是体系能力与转型决心,这也是业内普遍认同的一句话吧——只有真正懂市场响应速度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活下来。不过具体哪家先扛住压力,还真不好猜呢……

免责声明:

上汽大众合资2.0战略揭秘:前7月实测热销60.5万辆成果兑-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参考乘联会数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报告及行业访谈整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