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终端跌至8.19万,昔日加价神车现状冷清
高考那年,我爸还在单位食堂门口跟我讲,买辆思域开回家才算“有点样子”。十来年前的事了,那会儿街头巷尾但凡看到一台九代思域,不管是白色还是红色,都得多看两眼。记得邻居老李当时托关系、加价提车,还美滋滋地说:“这小车子,比咱厂里谁的都精神!”现在想想,真是岁月如梭。
那时候国产轿车刚冒头,大部分人还是认合资牌子。外观嘛,说句不好听的,基本没啥能打的,全靠模仿。设计师估计连画图纸的钱都要抠着花——有个群友调侃:光造个漂亮壳子都能把一个小厂拖垮,更别说什么自研动力了。所以,一台又帅又好开的思域出来,10万出头,这对年轻人来说就是梦中情车。有点像现在小米SU7刚上市那股热乎劲儿。
可转眼到今天,同事买菜顺手就能挑到各种炫酷国产新能源,还三秒多破百。这几年自主品牌卷配置、卷颜值、卷动力,就连家门口修理铺的小杨也换上了纯电SUV。他前阵子喝酒还吐槽,“现在的小伙娃再看思域,都嫌不够带劲。”新鲜感没了,本田自己心里也明白,只好慢慢往舒适和空间上靠拢——毕竟普通家庭选十来万燃油轿车,看重的不就是坐着舒服吗?
可惜市场并不留情面。我查了一下数据,上个月全国才卖出去3609辆,新款终端裸价最低已经掉到8.19万起步。这放在几年前简直不可想象。身边有销售朋友抱怨:“以前一台难求,现在天天等客户上门。”今年前半年,每月销量也是两三千徘徊,说惨是真惨。
不过话说回来,这代本田思域用的是1.5T发动机(听维修站师傅讲最大182马力),日常开起来轻快利索,高速超个大货不用深踩油门;混动版则搭2.0L+电机组合,总扭矩315牛米,有次试驾会我顺手踩了一脚,比印象中更安静些。但CVT变速箱嘛,有群友吐槽低速偶尔闯动,还有人反映冷天挂挡时稍微发涩,不知道是不是批次问题。
安全配置倒是挺全,据销售随口介绍,全系标配10气囊,还有胎压监测、自动驻车这些功能。有意思的是,中配以上还有L2级辅助驾驶系统,不过实际体验下来,在市区遇上下雨天路标识模糊,它那个主动刹停和并线辅助容易“犯迷糊”,微信群有人专门发过视频提醒新司机别太依赖。另外一点值得一提:被动行人保护这个功能,其实平时大家根本不会注意,但去年楼下小区真的有人撞倒电动车骑手,据说气囊弹出后伤势减轻不少,小区保安一直念叨“这玩意贵归贵,好歹救命”。
空间方面,本田向来舍得给尺寸,新款长4685mm宽1802mm轴距2735mm(具体数我都是翻说明书瞄过)。同事阿伟身高1米78,他老婆孩子一起坐后排,也没觉得憋屈。他家之前开老福克斯,对比下来觉得腿部伸展好多了。而且座椅软硬适中,该包裹的位置都有支撑感,就是夏天皮质表面容易闷汗——我们单位停车场太阳底下一晒,下班摸方向盘差点烫脱皮。
内饰用料升级明显,中控触屏操作流畅些,不过偶尔蓝牙连接苹果手机会卡壳,这是阿伟亲测反馈。此外Bose音响和氛围灯这些花活,中年司机其实用不上几回,但女儿晚上坐副驾特喜欢切换颜色,说像进KTV一样开心。不过双温区空调倒是真的方便,两个人冷热不同意见吵架少很多……
外观呢?怎么形容,就是越来越像雅阁缩小版,小号雅阁这个称呼不是乱叫。我去4S店溜达的时候,看见隔壁展厅摆着雅阁,两者挨一起摆,一问价格差四五万元左右。不少客户干脆咬咬牙直接冲向大哥车型,所以销售私下聊天也无奈,“你们要省钱就选思域,要一步到位就补钱拿雅阁。”
还有件怪事:据汽修圈传言,这代CVT波箱早期批次某零件磨损偏快,有几个南方城市技师反馈过异响问题,不过厂家后来免费召回处理,也算负责任。有朋友纠结到底选哪种动力版本,其实工薪家庭一年跑不到8000公里的话,加92号油足够省心,用混动未必划算多少。如果追求极致节油,那另当别论。
时间久了,再火爆的车型也难逃被时代拍在沙滩上的命运。周末逛二手市场碰见位老司机收旧款八代半,说宁愿捣鼓老机器,也懒得碰新潮玩意。“耐造、省心、不挑路况”成他唯一标准。而今的新款,无论配置怎么堆砌,到底敌不过市场风向变化罢了。一晃多年过去,当初抢着加价提走的人,如今可能正琢磨怎么置换新能源去了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