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抽成10%也愿意! 赛力斯信任换机遇,盈利领跑行业
你敢相信吗? 一家曾经年亏17亿、市值不到400亿的车企,如今竟能市值突破3000亿,四年狂赚八倍! 这背后藏着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商业逻辑:赛力斯心甘情愿让华为从每辆车抽成10%,反而成就了逆袭神话。
赛力斯的前身是重庆一家弹簧小作坊。 1986年,张兴海创办的“凤凰电器弹簧厂”从汽车零部件起步,靠着给大厂做配套慢慢积累经验。 2003年与东风汽车合作成立东风小康,正式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主打面包车市场。
新能源浪潮来袭时,张兴海敏锐嗅到商机。 2016年成立赛力斯专注新能源赛道,转型之路异常艰难。 公司曾重金收购美国品牌、挖角特斯拉团队,却始终打不开市场。 到2020年,营收仅143亿元,亏损高达17.3亿元,市值缩水至不足400亿。
转机出现在2021年4月。 赛力斯与华为达成合作,共同打造问界品牌。 这场合作中,华为提出从每辆车销售收入中抽取10%作为技术服务费。 面对这个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分成比例,张兴海果断拍板:“华为的技术就值这个价! ”
合作细节显示,华为负责品牌定义、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赛力斯专注架构开发与整车制造。 双方产品经理团队在同一办公室工作,经常为产品细节争论不休。 一位内部员工透露:“他们吵得面红耳赤是常态,这种碰撞恰恰打磨出了爆款产品。 ”
问界M9上市62天订单突破5万辆,M7累计订单超15万辆。 2024年问界全系交付量突破80万辆,成为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黑马。 这些数字背后,是赛力斯对华为技术价值的认可。
赛力斯创始人团队为问界品牌累计投入300亿元,押上了三十多年积累的全部身家。 张兴海甚至表示:“只要能让赛力斯活下去,我们就愿意让华为活得更好,这样技术迭代才有持续动力。 ”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与其他车企在合作中的犹豫形成鲜明对比。
重庆市政府在这场逆袭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当地产业基金联合两江新区出资33亿元建设超级工厂,以每年不到1亿元的租金租给赛力斯。 政府还将问界纳入采购目录,提供人才配套支持,助力突破20余项关键技术。
财务数据印证了合作成效。 2024年赛力斯营收飙升至1451.76亿元,净利润达到5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81%,单车成交均价高达41万元,毛利率29.5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赛力斯斥资115亿元收购华为旗下引望智能10%股权,将合作关系从业务层面升级至资本层面。 公司同时加速全球化布局,问界M9成为出口欧洲的旗舰车型,实现从5千美元到6万美元的单价飞跃。
在研发投入上,赛力斯2024年研发支出达70.5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激增301.69%。 公司正探索为每辆问界配备具备“旅途陪伴+私人助理+电子保镖”功能的专属机器人,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