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国产车最近这几年到底是骑在风口上飞的,还是有了真本事,那我得说:一个字,真飞了。但飞归飞,没想到一水的“冷嘲热讽”竟然成了国产车的新常态。你看热搜,比亚迪冲销量、小米抢市场、问界开辟新赛道,你在评论区翻两眼,永远有那么一拨人在那唱衰:“新能源骗补贴,不值当”、“国产就是次一等,技术不安全”,没补贴就活不下去等等。
你琢磨琢磨,这事是不是有点离谱?合资车当年卖得贵、门槛高、配置低,再整点“加价提车”,大伙还忍气吞声供着。现在国产车真刀真枪拼出头了,反倒每分钟都有人上来找茬,这逻辑它不通啊。
我看这几年合资车在二手市场上的日子,直接就是翻车现场。你像思域,2020年还能凑合保持三年六折的残值。现在呢?新车价格天天跳水,二手车直奔白菜价去。可这些年头上,你要是关注新能源车,比如小米su7、小鹏mona 03,保值率根本不见拉垮。数据没骗人: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高得惊人,都说超过40%,基本每卖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
你想啊,如果靠补贴烧钱就能堆出这种规模,那可简直是玄幻。现在比亚迪全年卖427万辆,基本上把大众和丰田在中国拼一起也就这份量。理想、问界各种品牌也开始和“BBA”正面刚。所以有人还在用那套老掉牙的逻辑抨击国产车,市场和销量数据直接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为啥面对这些变化,还是会有那么多人不服气,甚至闭着眼睛瞎诋毁?这事说白了,跟观念有关系。二三十年,中国人买车说一句实话,“国产我不放心”,几乎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反应。大家都认合资:大众、丰田、本田,谁不是老百姓心里的“神车”?这种惯性思维,深入了骨子里,你就算说国内品牌现在日新月异,技术、配置、价格全面吊打合资,但老习惯、老观念拗不过来。
你看看现在买小鹏G6、小米SU7这些崭新车型的年轻人,家里老人第一反应总不是问配置,不是问空间,而是“电池几年坏?电车安全不安全?”这就是典型的认知脱节。越是对新事物缺乏了解,越会本能防备。要我说,现在很多刷“国产车不保值”的人,还活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可惜现在,事实已经彻底变了。以前合资的保值,靠的是“技术垄断”和“专利溢价”,十年不换,配置原地踏步,价格死挺,二手稳定,现在呢?合资车自家价格、配置卷得飞起,残值自然一泻千里。
你要说合资车行情还坚挺,看看前几年雷克萨斯ES全系要加价才能提车,一台车落地加个几万。现在呢?普遍优惠七八万,谁还会去炒二手车呢?要是二手车商能把旧车收来倒卖比新车还贵,那假的不能再假。整个车市行情,不是“油车厉害,电车一般”,而是人们习惯于用过去的逻辑去分析现在的现实。可惜,技术和市场都早就不一样了。
再说句揭开伤口的话,新能源直接动了很多人的饭碗。合资品牌几十年“躺赚”的日子一夜没了。以前做合资车,经销商轻轻松松——简配减配飞涨售价,老百姓只能忍着。可现在同样价格,你买比亚迪秦L、银河L6,空间大出一头,配置、智驾、安全、续航全给你拉满。合资车利润那是一天一天缩水,多少偏远地区的经销商已经撑不住要关门了。
二手车商更惨,以前收雅阁、凯美瑞、思域,行情稳如泰山,压根不愁卖不出去。如今新车一跳水,二手价格跟着飞流直下,库存只剩亏。网上就开始冒出各种“新能源不保值”的传言,人为把自己吃亏甩锅给电车。你要是认认真真去算账、查行情,其实大部分被喷的“新能源不保值”本身没啥依据,反倒是一些二手车商、老油车经销商自己生意惨淡,嘴上叨叨得更厉害罢了。
说来说去压根就不是新能源汽车保不保值的问题,是人心不愿意接受变化的毛病。合资车这么些年靠剪羊毛赚得盆满钵满,突然国产车把他们冲击得直降价,理应成为被批判、被质疑的那一个。可现实倒好,大家对国产车吹毛求疵,反过来为合资车维护。可这荒谬,可这偏见,难不成不是中国车市最大的悲哀?
一个问题,咱们中国人这么多年被合资车洗脑,真的就不会自己问问:为什么国产车能在新能源领域摸到门了?为什么还在死守那些过时的标准?为什么销量和数据已经说得明白了,还是有那么多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质疑?是咱们对自己的品牌没信心,还是没给自己一个正视变化的机会?
你看着现在的国产车,从研发、设计、动力总成到智能化、驾乘体验,其实真没啥“硬伤”,反而技术亮点越来越多,跟国际水平也没什么差距。而且国产品牌做得比合资还贴心——价格便宜,配置高,技术快,有啥毛病?反倒是合资车被动陪跑,市场份额急剧缩水,还时不时掀点降价风波。
可网上永远会有音量很大的群体喷“国产落后”,这究竟是数据说了不算,还是人的观念不肯变?有人说,中国品牌只要不吹,就没人喷,可现实是你多么低调,还是会被无由的嘲讽和酸话乌云缠身。
这些年国产车发展得太快,该质疑的不是国产车是不是不保值,不是靠补贴活着,而是为什么面对新技术、新产品,大家还死守老逻辑?国产品牌成长得这么快,这么扎实,不去肯定、不去接受,哪来动力持续进步?
要我说,从技术、质量、市场表现、保值率,到智能化、用户体验,国产车都交了高分答卷。真该被骂的是那些曾经“简配减配还死撑价格”的合资车啊,可为啥现实却总是有那么多人盯着国产车挑毛病?明明利好消费者的是国产品牌崛起,市场也用白纸黑字给出答案,大家却宁愿活在过时的信息茧房里,拿着老黄历挑剔新势力。
这背后要是没点惯性思维、既得利益受损我是不信的。你仔细看,谁最爱喷国产车?不是那批合资车狂热信徒,就是某些二手车贩子、油车经销商。谁最怕市场变化带来的收入下滑?就是他们。与其悔不当初,不如努努力适应市场。要不然,中国车市只会越拉越开,结果你还沉浸在过时的优越感里自鸣得意,那才是最大的讽刺。
综上看来,车市最大的悲哀不是国产车做得不够好,而是明明车市已经变天了,还有好些人闭眼不看,只会贬低自己家的孩子。作为消费者,咱们该多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国产车能从一穷二白跑到技术前沿?为什么合资品牌只剩下不断甩卖打折?为什么明明享受了国产车的红利,却还不愿正视国产品牌的成长?
是不是咱们换个角度思考,接受变化,支持自己的创新,会让中国车市越来越好呢?这才是所有人需要问的。放下过时偏见,给国产车一个公平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跳出老旧观念的可能,这道“弯道超车”的路,才走得通畅长远。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