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圈里有这么一说法:只要一个产品把根本难题搞定了,即使刚开始被骂得一塌糊涂,总有一天会让市场哑口无言。
李斌在2014年那会儿说的那些“走火入魔”的话:纯电车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换电模式才算是最终的解决方案,现在看来,市场也逐渐验证了他的观点。
一
2019年蔚来最困难的时候,有人跟李斌建议:“先聚焦增程,渡过难关再说。”
那会儿增程车型正走红,理想ONE一年能卖超过三万辆,问界M5更是厉害,一个月就能卖到1.68万辆,差不多能顶过去很多纯电动车一整年的销量。
李斌后来打趣说道:“要是真的能穿越回去,我可能也会先搞增程,赚点钱再说。”
这世上“过渡方案”可真不少,比如当年小灵通靠便宜火遍大江南北,最高峰时有9300万用户拿着,用得那叫一个欢,但一到智能手机普及开来,一夜之间就凉了。
增程车也是个道理,实质上就是因为充电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只能算是临时的应急办法。
转折点到得比谁都还快,2025年1到7月,纯电动车的销量猛增了35.2%,反观增程车只涨了12.1%,到了七月,增程车更是直线下降了11.4%。
理想汽车现阶段每个月的销量都在大幅下滑,跌幅达到40%,但蔚来在8月份的交付量却飙升到3.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5.2%,创出了新的纪录。
其实道理很明白:充电难的问题解决了,现在全国每卖出5辆电动车,就配备了2个充电桩,总数已经达到了1669.6万个,比去年增长了53%。
蔚来自己建的换电站可是不一般,不但实现了高速千站的目标,还达到8000万次换电服务。高速上换电跟油车一样轻松,充电和加油差不多方便,谁还会想着带个“备用油箱”呢?
二
一家人出去玩,刚把车门关上就开始争吵,“谁坐第三排?”这话题一下子戳到了很多家庭的痛点,也暗藏着李斌看准的另一股未来趋势。
这几年,大三排SUV的热度真是不低啊,从2021年到2024年,这块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居然超过40%,到了2024年,销量直接冲上了164.6万辆,比去年猛涨了52.5%。
不过呢,车身拉得越长不一定就能卖得火,乐道L90连续六周冲进销量前三,靠的可是“六个人坐得舒服,十个箱子装得下”的真本事。
李斌强调,这可不是靠运气,乐道L90的技术路线早在三年前就定好了,得靠十年的积累才敢推出。
打造纯电大车不是什么轻松事,门槛比想象的还要高,上到电池布置、空间设计,再到安全性能,每一环都得硬碰硬。
蔚来在这十年里投资了600亿用在研发上,申请了接近一万项专利,才敢大言不惭地说每一辆都像是VIP。
现在看看这个布局,挺重要的吧?新ES8的预订里,有80%的客户都是从增程和燃油车换过来的。
要是技术能搞定“大空间+长续航”,纯电的三排座车型肯定就成为家庭用户的宠儿了。这能突然火起来嘛?显然不是,这可是经历了十年磨一剑后的必然选择。
三
今年九月,蔚来又成功筹到了10亿美元的融资,这次的投资方涵盖了从美国、英国到挪威的多个国家。
你得知道,2019年蔚来快要吃不下饭的时候,李斌被称作“2019年最惨的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市场态度的巨大转变。
资本市场不是傻子,二季度蔚来亏损比上一季度减少了26%,李斌还放话年底要达到20%的毛利率,经营性现金流也要转正。
更让人兴奋的是,销量开始做大了,乐道L90累计交付超过1.25万辆,再加上新款ES8的热卖,预计四季度三个品牌合计月产能能达到5.6万辆左右。
这正是长期主义的魅力所在,当别人纷纷在10万级别的小车价格战中拼杀时,蔚来在投入资金建设换电站;而在同行们忙着开发增程赚快钱时,蔚来却专注于深耕纯电技术。
如今,600亿的研发资金终于迎来了回报,股价在7到8月期间猛涨了89.7%。摩根士丹利等不少机构纷纷看好,都是被技术壁垒带来的溢价能力吸引了。
蔚来过去这十年,把那些质疑都变成了掌声。李斌也坦言:“我在2014年跟投资人说的事情,现在跟今天讲的没啥区别。”商业里并没有什么突然的爆发,苦心经营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
新能源行业的激烈拼杀已经逐渐过去,那些靠临时应付办法赚快钱的小玩家也逐步难以为继了。而像蔚来这种咬紧牙关啃硬骨头的公司,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曙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