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奥迪A6L将来袭,更换全新内饰,多种动力可选,值得期待?
上个月卖了1.3万多台,连续7个月拿下中大型燃油轿车销冠——这是一代即将谢幕的奥迪A6L交出的成绩单。 而就在我们以为它已经“功成身退”时,第九代A6L(C9)的消息突然炸场。海外版三厢车型已正式发布,从外观到座舱再到动力系统,几乎全盘革新。更关键的是,这一代极有可能搭载问界M9同款的华为192线激光雷达,智能化水平或将直接对标新势力。那么问题来了:当“官车”底色遇上运动化设计、数字座舱和高阶智驾,新一代A6L还能守住它的中年精英基本盘吗?还是说,它正悄悄瞄准更年轻的高知群体?
外观:肌肉感+低趴姿态,奥迪也玩“性能范儿”?
先说最直观的变化——这一代A6L的海外标准轴距版,长宽高为4999/1875/1418mm,轴距2927mm。长度多了60mm,高度却降了39mm,视觉上直接从“稳重”转向“低趴”,像一只随时准备扑出去的猎豹。
车头最抓眼球的,是引擎盖前端那对V形沟壑线条,一路向中央聚拢,配合更大尺寸的六边形“大嘴”进气格栅,运动感拉满。这种设计,我们在捷豹F-TYPE上见过,强调的是力量与侵略性。再加上格栅两侧的鳍状导流槽和前唇扰流板,空气动力学不再是摆设,而是真能降低风阻、提升高速稳定性的配置。
侧面看,腰线被拆成前后两段,不再是贯穿式的一条直线。这种“断点式”设计,让光影在车身上的流动更复杂,远看有层次,近看有细节。隐藏式门把手和带转向灯的外后视镜,既降低风阻,又提升科技感——但说实话,这种风格会不会让一些习惯低调商务风的老板们觉得“太跳”?毕竟以前的A6L是“西装革履”,现在更像是“运动夹克”。
车尾的贯穿式OLED尾灯是亮点。第二代数字光带不仅能做动态签名,还能在辅助驾驶时与后车“对话”——比如变道时亮起特定光纹提醒,这比单纯打转向灯更直观。后保险杠的扩散器+双边双出排气,运动氛围直接拉满。但没上“小鸭尾”或主动尾翼,也算给商务场景留了点余地。
内饰:三块屏+华为智驾,燃油车也能“卷”智能?
坐进车内,我第一反应是:这还是那个讲究“物理按键手感”的奥迪吗?
答案是“不完全一样了”。新一代A6采用了家族最新的虚拟座舱设计,三块大屏直接怼脸上:11.9英寸的虚拟仪表+14.5英寸的曲面OLED中控屏组成双联屏,副驾还有一块10.9英寸的独立娱乐屏。最狠的是,副驾屏带“主动隐私”功能——你开车时,它会自动调暗或遮挡部分内容,避免干扰驾驶员。这细节,我给满分。
HUD抬头显示也没落下,信息投射清晰,高度可调。氛围灯、全景天窗、B&O音响、带负离子净化的多温区空调——该有的豪华配置,一个没少。
但真正让我坐直身体的,是智能化的升级。据目前信息,国产A6L极有可能搭载华为提供的高阶智驾系统,配备双192线激光雷达(与问界M9同款)。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能在城市道路实现高阶辅助驾驶,比如自动变道、无保护左转、拥堵跟车等,不再是“高速巡航”那么简单。
要知道,传统豪华品牌在智驾这块一直被新势力甩开几条街。奥迪这次“牵手华为”,可能是想打一场翻身仗。问题是:老车主习惯的是“驾驶者之车”,而新系统更强调“系统接管”,这种理念冲突,怎么调和?
动力:2.0T+3.0T+混动加持,性能与节能兼顾
动力方面,新一代A6继续提供2.0T和3.0T两种选择,全系匹配7速S-tronic湿式双离合,四驱系统(quattro)也没缺席。
2.0T车型搭载的是第五代EA888 Evo 5发动机,最大功率150kW(204Ps),峰值扭矩340N·m,0-100km/h加速8.2秒——这个数据在同级里不算炸裂,但胜在平顺可靠。更关键的是,全系标配MHEV Plus双电机全域智混技术。
这玩意儿听着高大上,说白了就是:在P3位置加了一个PTG电机,能额外提供18kW(24Ps)和230N·m的扭矩。最实用的场景是:25km/h以下纯电行驶——比如堵车蠕行、自动泊车时,发动机不启动,安静又省油。
3.0T车型则搭载3.0TFSI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270kW(367Ps),峰值扭矩550N·m,0-100km/h仅需4.7秒。配上quattro四驱,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你按在座椅上。这种性能,已经接近S6的水准了。
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油耗和可靠性。目前暂无WLTP或CLTC工况下的具体油耗数据,不过MHEV轻混系统理论上能降低5%-10%的综合油耗。至于EA888的“烧机油”老问题,第五代在活塞环和油气分离系统上做了优化,长期表现还需市场检验。
操控与底盘:后轮转向来了,A6也能“灵活掉头”?
过去我们说A6,总会提一句“开起来像船”——稳是稳,但不够灵活。新一代最大的底盘升级,就是全系标配5°后轮转向系统。
这是什么概念?简单说,低速时后轮反向转动,减小转弯半径,停车、掉头更轻松;高速时后轮同向转动,提升稳定性。一台近5米长的车,转弯直径能接近小型车水平,这对城市驾驶简直是降维打击。
再加上quattro四驱和动态阻尼控制系统,过弯时侧倾控制得更紧,方向盘指向也更精准。我试驾过海外版原型车,山路连续弯道中,它的极限比现款高出不少,车尾更“听话”。不过,悬挂调校是否还保留德系车那种厚重感,还是偏运动硬朗,还得等国产版实测。
竞品对比:面对小米SU7和宝马5系,A6L靠什么赢?
说到竞争,上个月A6L销量仅次于小米SU7,这本身就说明问题——电动化浪潮下,燃油豪华车必须拿出更强的杀手锏。
对比小米SU7:SU7赢在智能化和电驱性能,百公里加速更快,车机更流畅。但A6L的优势在于品牌沉淀、行驶质感和长途续航稳定性。你愿意为“新潮”买单,还是为“可靠”站队?
对比宝马5系:5系也在推电动版i5,但燃油版530的驾驶乐趣仍是强项。不过新一代A6L在科技配置和后轮转向上的投入,已经不输甚至反超。如果A6L真上了华为智驾,那在城市通勤场景下,可能比5系更“省心”。
至于奔驰E级,设计更优雅,内饰氛围更豪华,但智能化相对保守。A6L这次明显是冲着“科技+运动”双标签去的,走的是一条差异化路线。
未来可期,但国产节奏有点慢
最让人着急的,是时间。目前一汽奥迪针对A6L(C9)的生产线改造今年初才开工,国内上市恐怕得等到2026年初。这意味着,我们还得再等一年半。
这一年里,小米、蔚来、理想都在加速迭代,华为系车型也在不断扩张。A6L能否在上市时仍保持“新鲜感”,是个大问号。
但从产品力看,新一代A6L确实够狠:外观更运动,内饰更智能,动力更高效,底盘更灵活。它不再是“老板专车”,而更像是为“懂车、爱科技”的中年精英打造的全能座驾。
写在最后:它还适合你吗?
新一代奥迪A6L,像不像一个中年大叔突然开始健身、穿潮牌、用iPhone Pro Max?风格变了,但底子还在。
如果你看重品牌、行驶质感和长期可靠性,又不想在智能化上落后太多,那A6L依然是个靠谱的选择。但如果你追求极致科技体验或电动化,那可能得看看SU7或蔚来ET7。
那么问题来了:当传统豪华车越来越像新势力,你还会为“德系工艺”买单吗?还是说,智能化体验才是你选车的第一标准?
欢迎各位车友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老铁们,我是车评人小张,下期我们聊聊华为智驾到底有多强,有没有人想看实测?留言告诉我,安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