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七人爬坡动力不足?XC90三种座椅布局背后,藏着沃尔沃不愿说透的选择题
周末带着一家老小出城,高速下来正好赶上盘山公路。七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B5发动机转速飙到5000转,油门踩到底也只是不紧不慢地往上蹭。副驾的老丈人没说话,但那个眼神我懂——250匹马力的豪华SUV,怎么连个坡都爬得这么费劲?
这事儿其实不奇怪。沃尔沃把2.0T发动机塞进两吨多的车身,本来就是在钢丝上走平衡。B5的184千瓦配350牛·米,应付城市环路超个车确实够用,方向盘轻巧得像开轿车。但满载爬坡这种活儿,发动机不拉高转速根本交不出作业。倒是B6那额外的50匹马力和70牛·米扭矩,关键时刻能让你不用提前两公里就开始规划超车路线。
5座、6座、7座,这三种布局看着像是给消费者更多选择,实际上每个配置都在逼你做取舍。5座版976升的后备厢能装下全家出游的行李,但遇到临时要接送人就抓瞎了。7座满员出发倒是热闹,可300升的后备厢连几个登机箱都塞不下,车顶行李架从选装变成了刚需。最妙的是6座版——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坐着确实舒服,中间的通道也方便进出第三排,但那个通道宽度,体型稍微壮实点的成年人钻进去还是得侧着身子。
北欧简约设计听着挺高级,落到实处就是中控台保留了实体按键。这年头别的品牌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大屏幕,沃尔沃反而在空调和音量调节上留了旋钮。开过一段时间你会明白,盲操作这事儿真不是开玩笑,冬天戴着手套调空调,总不能每次都盯着屏幕点半天。11.2英寸的触控屏反应倒是流畅,只是内置的华为应用商城,有些常用App还是找不到。
Nordico植然皮摸上去温润,环保理念也没得挑。但说实话,坐在里面你很难说出它和真皮的区别,除非刻意去对比。顶配的Nappa真皮柔软是柔软,可加价也不便宜。这种时候就能看出沃尔沃的心思——给你选择,但每个选择背后都标着价格。
T8插混版456匹马力的账面数据够唬人,前轴发动机后轴电机的布局也确实能带来瞬间的推背感。70公里纯电续航应付日常通勤够用,可这套系统比B6贵了10多万。如果你每天通勤距离就二三十公里,家里又有固定充电桩,那这钱花得值。要是一年也充不了几回电,就等于拿真金白银买了一块大电池当压舱石。
空气悬架配合4C主动底盘,过减速带的感觉确实像在踩棉花。但这配置只在高配车型上才有,入门版的FSD可变阻尼避震也不算差,只是那种“魔毯”般的滤震效果,开过之后很难回得去。沃尔沃大概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配置表上把这两项摆得明明白白,逼着你往上够。
硼钢车身和City Safety系统,这是沃尔沃最舍得下本钱的地方。车身关键部位用的硼钢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三四倍,碰撞测试拿满分似乎也不奇怪。激光雷达在2020年就用上了,比一堆还在吹毫米波雷达的品牌早了不知多少代。这些东西平时感知不明显,但真遇到紧急情况,可能就是保命的那几毫秒。
双层隔音玻璃带来的车厢静谧性确实可以,高速120巡航也听不到多少风噪。配上宝华韦健音响,一千多瓦的功率推19个扬声器,在车里听古典乐的层次感甚至比家里的音响还好。只是这套系统只在顶配才有,低配版的普通音响和它比起来,就像是换了个世界。
XC90这车其实挺有意思,它不像德系那样处处透着攻击性,也不会用一堆花里胡哨的配置堆砌豪华感。沃尔沃的套路是把安全做到极致,把舒适性做出质感,然后用配置分级逼着你掏更多钱。B5够用但不从容,B6从容但不够激情,T8激情但要多掏十几万。5座实用但不够灵活,7座灵活但装不下行李,6座平衡但进出第三排还是得侧身。
这些取舍背后,或许才是沃尔沃真正想让你体会的——没有完美的车,只有适合你的配置。至于怎么选,还得看你自己用车场景偏重哪边。反正账面数据和实际体验之间那点差距,试驾的时候销售大概率不会主动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