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事,让我用车社的,实在按捺不住。
咱们买车,图的是个欢喜,是生活里的一抹亮色。
可这“欢喜”,怎么就常常伴随着“心疼钱”?
我有个朋友,提了辆国产新车,那车开着顺手,内饰也赏心悦目,配置更是没得说。
可第一次去保养,4S店就给了他一个“惊喜”:一桶原厂专用机油,一千元。
我这朋友当时就傻了眼,心里嘀咕:“加一箱油都没这么贵过!”
4S店那边还一脸“为你着想”的表情,继续说:“这是给发动机打的‘营养针’,能保证车子性能。”
性能?
我用车社的,对这方面门儿清。
市面上那么多质量过硬、口碑极佳的机油,价格也就三四百块,效果照样顶呱呱,甚至比那所谓“原厂指定”的还好。
这中间的差价,究竟进了谁的腰包?
这不就是明显的“套路”吗?
这还只是机油,后面还有空滤、空调滤、刹车油、变速箱油…
…
每次进店,都少不了被“提醒”一番:这个得换,那个要保养,不然就“影响行车安全”,或者“会缩短车子寿命”。
听着都让人心慌,只能乖乖掏钱。
这情形,颇有“病入膏肓,医者却开出天价药方”的意味。
4S店抓住了咱们对车辆的依赖和对专业知识的欠缺,将“保养”变成了一场“不得不进行的消费”。
这背后,其实是有“门道”的。
首先,就是信息不对称。
咱们普通人,对发动机的细枝末节,比如机油的粘稠度、冷却液的冰点这些,了解多少?
4S店就是利用这一点,所以他们说啥,咱们就信啥。
还有,“绑定消费”这招,也用得炉火纯青。
不少车主在购车时,会被销售人员“忽悠”办个“终身免费保养”,听着挺诱人。
可仔细看看合同,那“免费”是有条件的,比如必须在4S店购买指定的配件,必须在那里进行所有维修保养。
结果呢?
免费的保养,让你在配件和服务上,花出去的钱,比外面贵了好几倍。
这不就是“借水行舟”,而且这水,流得可比平时湍急多了!
再有,就是“过度保养”。
很多时候,你根本没必要换的零件,他们会告诉你,“这个已经老化了,建议更换。”
咱们车子开几年,总会有正常损耗,但很多时候,这损耗是还能再用一阵子的。
可4S店呢?
巴不得你把车拆了,再给你装回去,每个零件都给你换一遍,这钱,不言而喻。
这种种情况,让很多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独立维修店”和“第三方保养平台”。
这些地方,价格确实更为亲民。
我一个朋友,车子过了质保期,就不再依赖4S店了。
他寻访到一家小区附近的修理厂,老板是个入行二十年的老司机。
每次去,老板都会细致地与他沟通,告知哪些零件尚可继续使用,哪些是必须更换的,哪些又是“锦上添花”但非必需的。
而且,人家选用何种配件,也说得明明白白。
“你看,这个空滤,我给你换个XX牌的,比你4S店那个便宜一半,过滤效果一样好。
那个空调滤,我给你换个带活性炭的,还能除味,才八十块。”
这样真诚的沟通,让人倍感安心,仿佛久旱逢甘霖。
然而,与之伴随的,是风险的并存。
这些独立维修店,水平确实参差不齐。
有些老板,如“伯乐”般识人识器,手艺精湛。
但也有不少,打着“低价”的幌子,实则使用质量堪忧的配件。
你以为省了钱,结果呢?
没过多久,车子便又生出新的毛病,甚至比之前更为棘手。
还有那些汽车保养APP,虽然便捷,一键预约,快捷高效。
但说到底,它们也只是一个平台,下面的修理厂,亦是那些个修理厂。
有时,你看到的“优惠”,可能只是将原价虚抬后进行的折扣。
所以,这就好比“画龙点睛”,不能只看“龙身”(价格),还得看“龙眼”(技术和服务)。
那么,咱们普通车主,又该如何应对?
怎样才能在不被“割韭菜”的情况下,将爱车养护得当?
首先,深入了解您的座驾!
莫只沉醉于驾驶之乐,且应翻阅汽车手册,知晓爱车何时应进行何种保养,应选用何种配件。
如今网络发达,信息触手可及。
切勿再愚昧地听信4S店的片面之词。
其次,构建您的“汽车知识库”!
关注如我用车社这般的优质汽车领域创作者,多汲取汽车保养的知识。
掌握基本常识,便能有效规避被欺瞒的风险。
例如,您可知晓,许多车型的刹车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可支撑数万公里,而某些4S店,却可能在两万公里时便力劝您更换。
再者,审慎权衡,勤于比对!
莫认为4S店是唯一之选。
车辆脱离质保期后,完全可以寻求信誉卓著的独立维修店。
多方询价,细致比对价格与服务。
若仍感不安,可邀懂车之友一同前往。
最后,悉心珍藏所有保养凭证!
无论是4S店抑或外部修理厂,每一次保养,皆应留存有形的证明。
如此,若日后发生任何纠葛,亦便于追溯。
我一位长辈,购车之初,对4S店的建议奉若圭臬。
结果,每次保养,皆耗费数千之巨。
后来,其子女为其普及了汽车知识,方才醒悟自己多年来被“坑”之深。
那份追悔,难以言表。
做人当以诚为本,厚道待人。
对待车辆,亦当如是。
它承载您往来于人生旅途,赋予您生活的便利,更是您忠实的伙伴。
您善待它,它亦不会辜负您的情意。
这事儿,说到底,是信息不对称与信任危机交织的产物。
4S店利用信息差,攫取超额利润;而咱们车主,若缺乏信息,便易失却信任。
是以,若您正为爱车的养护而烦恼,不妨多花些心思,多学些知识。
切勿让“保养”二字,成为您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用车社的,今日便与您聊至此。
您对此有何见解?
不妨与我分享,您是否亦曾遭遇类似“烦心事”?
抑或,您有何秘而不宣的妙招,能让爱车的保养更为经济、更为省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