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块杀疯了!国补后5万出头,这些车的缺点你敢看吗?

最近车市上流传着一个特别吸引人的消息,说是有款合资品牌的轿车,价格一下子降到了六万多块钱,要是再算上国家的补贴,可能五万出头就能开回家了。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痒痒的,这可是日产轩逸啊,以前在咱们老百姓心里,那可是“家庭轿车”的代名词,销量一直很好。

现在价格这么低,感觉就像是厂家在发福利,让咱们普通人也能轻松拥有一台合资车。

6万块杀疯了!国补后5万出头,这些车的缺点你敢看吗?-有驾

但是,咱们冷静下来想一想,买东西都讲究个一分钱一分货,汽车这么大件的商品,价格突然降了这么多,会不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情况呢?

这到底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是一个包装精美的陷阱?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台2025款的轩逸经典,看看这超低价格的背后,到底藏着些什么。

首先,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是最关系到咱们行车安全的一点,就是这台车把备用轮胎给取消了。

没错,您没听错,打开后备箱,您找不到那个圆滚滚的备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瓶补胎液和一个小小的打气泵。

可能有些人觉得,现在路况好了,轮胎质量也上来了,爆胎是小概率事件,有个补胎液应急也行。

但咱们得把情况想得复杂一点。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万一哪天您正开着车,载着一家老小在高速公路上跑长途,突然车子一抖,轮胎爆了。

6万块杀疯了!国补后5万出头,这些车的缺点你敢看吗?-有驾

如果是以前,虽然麻烦点,但我们还能从后备箱拿出备胎和工具,在应急车道上自己动手换上,半个多小时怎么也解决了,能继续赶路。

可现在呢?

您面对的是一瓶胶水。

先不说在车流飞快的高速路边,您一个普通人有没有那个胆量和技术去完成补胎操作,就算您手艺好,把那个胶条捅进破口里,再用气泵打满气,这也只是个临时措施,心里总归不踏实,得赶紧找最近的修理厂。

要是轮胎的口子大一点,或者是在轮胎壁上,那补胎液就彻底没用了。

这时候您能做的,就只有站在路边,打救援电话,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这等待的时间里,既耽误事,又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厂家为了节省一个备胎那几百块钱的成本,就把这种风险转嫁给了我们消费者。

这笔账怎么算,都觉得不划算,这已经不是省钱的问题了,这是在拿我们的安全做赌注。

6万块杀疯了!国补后5万出头,这些车的缺点你敢看吗?-有驾

安全方面的缩水还不止这一点。

我们都知道,安全气囊是出事故时保护我们生命的关键配置。

这台六万多的轩逸经典,全车只配备了两个安全气囊,就是方向盘里一个,副驾驶前面一个。

至于侧面和头部的气囊气帘,全都没有。

我们来看看同价位的其他车是怎么做的。

大众的朗逸启航版,价格也差不多,但是人家标配了六个安全气囊,前后排乘客都能得到更全面的保护,甚至还有主动刹车这种能预防碰撞的功能。

再看看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比亚迪的秦PLUS,不仅安全气囊数量齐全,还标配了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这些非常实用的功能。

这么一对比,轩逸经典在安全配置上,实在是显得太“寒酸”了,让人感觉心里没底。

车是移动的家,家的前提就是要安全,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打了折扣,那再便宜的价格又有什么意义呢?

6万块杀疯了!国补后5万出头,这些车的缺点你敢看吗?-有驾

说完了安全,我们再拉开车门,坐进去感受一下。

当您坐进这台轩逸经典的驾驶室,可能会有一种穿越回十年前的感觉。

中控台光秃秃的,别说现在流行的大屏幕了,就连一个最基本的收音机都没有,只留下了几个空洞的喇叭口,显得非常简陋。

方向盘是硬塑料的,摸上去手感很一般。

手刹还是那种老式的机械手刹,需要费点力气才能拉起来。

虽然车上也有胎压监测功能,但它只是一个报警灯,当轮胎气压出问题时,它就亮了,但具体是哪个轮胎出了问题,气压是高了还是低了,它都不能告诉你,还得我们自己下车一个一个去检查。

这种设计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落后了。

空间方面,轩逸经典的数据也不占优势,它的轴距和车身宽度都比同级别的秦PLUS要小一些,这就直接导致了后排空间的局促。

如果后排坐上三个成年人,那肩膀碰肩膀,腿都伸不直,会非常拥挤,短途应应急还行,要是跑长途,对后排乘客来说绝对是一种煎熬。

6万块杀疯了!国补后5万出头,这些车的缺点你敢看吗?-有驾

再聊聊开起来的感受。

这台车用的那套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和CVT变速箱的动力组合,已经用了十几年了,技术上没有什么新鲜感。

它的特点就是动力输出很平顺,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起步和加速都比较慢,俗称“肉”。

在城市里开车,等红绿灯的时候,绿灯一亮,旁边的车,特别是那些电动或者混动车,一下子就冲出去了,而你踩下油门,只能听见发动机在努力地吼,车子却慢悠悠地往前走,这种感觉确实有点着急。

开到高速上,因为车身相对较窄,轮胎也用的是比较窄的195规格,再加上那对在夜里亮度不太够的卤素大灯,会让驾驶员感觉车身有点发飘,缺乏安全感。

所以,从驾驶体验上来说,它也给不了我们太多的愉悦感和信心。

可能有人会说,这车虽然配置低,但它省油啊,而且销量那么高,肯定是大家认可的。

我们来看看数据,它的官方油耗是百公里5.99升,这个数字放在几年前还算不错,但在今天这个混动技术普及的时代,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

而且,省油不一定就等于省钱。

6万块杀疯了!国补后5万出头,这些车的缺点你敢看吗?-有驾

根据一些开网约车的司机师傅反映,这台车的CVT变速箱在行驶了较长里程后,可能会出现故障,修理一次的费用也不便宜,算下来,省下的那点油钱可能还不够修车的。

至于销量,官方公布的每月两万多台的销冠数据,其实是把轩逸经典、新款的第十四代轩逸,还有电驱版的轩逸这三款车型的销量加在了一起。

如果单看轩逸经典这一款车,它的销量其实已经被比亚迪秦PLUS这些国产车远远超过了。

总的来说,这台2025款的轩逸经典,更像是厂家在激烈市场竞争下,为了保住市场份额,用一个老旧的平台和品牌影响力,推出的一款“特供”车型。

它瞄准的客户群体,就是那些购车预算非常紧张,同时又对合资品牌有着传统信赖感的消费者。

但实际上,它的低价是通过牺牲安全、舒适和科技配置换来的。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买车是一件大事,不能只看眼前的价格和品牌。

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比较,看看同样的价格,我们能买到什么样的产品。

如今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配置和安全性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们提供了很多物超所值的好选择。

花同样的钱,我们完全可以买到一辆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的汽车。

所以,在面对这种“骨折价”的诱惑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为自己和家人的出行,做一个更理智、更负责任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