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日产Altima亮相!2.0T 252马力+6.4秒加速,零重力座椅+NissanConnect,通勤长途都舒适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家用中型车市场又杀进来个狠角色——2026款日产Altima最近正式亮相,直接把“舒适家用”和“性能快感”的矛盾给揉碎了。

2026款日产Altima亮相!2.0T 252马力+6.4秒加速,零重力座椅+NissanConnect,通勤长途都舒适-有驾

以前提起Altima,不少人会觉得是“稳当但少点劲儿”的选择,但这次它直接揣着2.0T发动机来硬刚,252马力输出不算啥,6.4秒的零百加速才是真惊喜,要知道同级别凯美瑞、雅阁的燃油版,很少能摸到这个加速水准。

更关键的是,它没丢日产的“老本行”——零重力座椅照样安排,长途开着不腰酸;升级的NissanConnect系统还能语音控导航、调空调,通勤路上少分心。这台车到底能不能让家用车告别“佛系”标签?咱们接着往下看。

别再给Altima贴“佛系”标签了,这代车型直接把动力拉到同级燃油版第一梯队。招牌的2.0T VC-Turbo引擎藏着真功夫,252马力输出比老款暴涨15%,搭配升级的9AT变速箱,零百加速6.4秒的成绩,把凯美瑞2.5L(9.1秒)、雅阁1.5T(8.1秒)远远甩在身后。

2026款日产Altima亮相!2.0T 252马力+6.4秒加速,零重力座椅+NissanConnect,通勤长途都舒适-有驾

关键是它没丢省油的本事,压缩比能在8:1(性能模式)和14:1(节能模式)间无级切换,高速巡航油耗才6.2L/100km,比同级2.0T车型低了近1L。有网友实测,早高峰通勤往返50公里,油费也就30来块,“踩油门不心疼”成了高频好评。不过也有老车主吐槽:“以前开着像坐船,现在加速太猛,得适应几天”,这倒成了有趣的反差。

日产没丢“移动大沙发”的祖传手艺,新款零重力座椅照着NASA太空舱姿势调校,从臀部到腰背的支撑点比老款多了3处,连续开3小时高速,腰不酸背不僵的体验很戳长途家庭用户。有车主说“以前带娃自驾游,后排老人总喊累,这次试乘居然没抱怨”,这细节里藏着真功夫。

智能配置也跟上了节奏,升级的NissanConnect系统能语音控制导航、空调,连“找附近充电桩”这类指令都能秒响应,比老款车机流畅度提升3倍。不过有实测指出,车机偶尔会卡顿,对比比亚迪汉的智能座舱还有差距,算是小遗憾。

2026款日产Altima亮相!2.0T 252马力+6.4秒加速,零重力座椅+NissanConnect,通勤长途都舒适-有驾

新车刚亮相就分裂成“两派声音”:年轻人觉得隐藏门把手、双色车身够潮,25-30岁意向买家占比涨了20%;老车主却吐槽“太运动,少了以前的稳重感”。定价也成了焦点,燃油版预售价20万左右,比老款贵5%,但对比同配置雅阁还便宜1万多,性价比算在线。

给准车主提个实在建议,急着用车选燃油版,2.0T动力应付通勤、高速都够用,推荐中配版,零重力座椅、智能驾驶辅助都是标配;要是能等,年底上市的混动版更值得期待,e-POWER系统续航能到1200公里,市区油耗才4.6L,适合跑业务的上班族。

说到底,2026款Altima最妙的是打破了“家用车只能求稳”的偏见——动力够劲不费腰,智能配置不鸡肋,这波升级确实戳中了准车主的核心需求。

家用车的“舒适与性能”非得二选一?Altima这次把两者拧成了一股劲。可在混动浪潮下,这样的燃油车升级,真能让它在日系三杰里找回场子?准车主们会为这份“不佛系”买单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蔚来的翻盘之路:体系力造就奇迹,挑战与隐忧仍需直面
啃缮伺猜桶脖
重磅发布!法拉利SC40全球唯一白色F40灵魂819匹归来
克木一PAKE
萍乡汽车尾气蜂窝载体
萍乡安特环保
01:21
公司车抵押车工户可以过到私人吗
疯狂的车友们_AI分身
01:33
深圳市德睿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汽车头rap
00:48
哎这事儿真是让人有点懵,比亚迪这回一口气召回11万多台车,都是些老车型。你说这2015款的唐,万一出事故高压电系统可能漏电,听着都吓人。元Pro更悬乎,车子一涉水电池就可能短路起火,这安全隐患可不是闹着玩的。车企召回本来挺正常,但比亚迪这波操作有点意思。他们给唐的解决方案是升级软件,绕过有问题的元器件重新建个放电回路。这招挺取巧,不用大动硬件,刷个程序就能降低风险。不过有些车主嘀咕,这种纯软件修复到底靠不靠谱啊。至于元Pro就更简单粗暴了,直接打密封胶加强防水。按理说电池包防水应该是出厂时就做好的基本功,现在要靠后期补胶来解决,确实让人心里打鼓。不过话说回来,能主动承认问题总比藏着掖着强。最近新能源车召回其实挺多的,不光比亚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上个月刚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次数同比涨了三成多。电池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特别是现在雨季来了,涉水风险实实在在摆在那儿。我琢磨着,这些隐患可能跟当年技术不够成熟有关系。2015年那会儿,电动车刚开始普及,很多设计现在看确实有改进空间。就像唐那个高压电保护,现在的车型基本都用了更可靠的隔离方案。电池防水也是,早些年有些厂家可能为了
龙衔红叶传书
01:31
右拐弯打方向盘
小雄说车_AI分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