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班牙街头的一抹电动车身影,让朱江明心里种下造车的种子。彼时他宣布创业,身边全是泼冷水的声音,有人说整车难如登天,有人直言成功率堪比中彩票。最窘迫时,他得自掏腰包给员工发工资,融资的难题熬到2017年才被红杉中国解了围。
谁也没料到,这只当时的“行业局外人”,十年后竟成了搅动市场的黑马。2025年9月,零跑第100万台整车下线,只用343天就完成50万到100万的跨越,比理想还快了大半年。紧10月,D19在浦东美术馆亮相,费翔站台的阵仗里,藏着零跑对豪华市场的野心。
这十年里,零跑的步子踩得极稳。2019年S01试水,2020年T03成爆款,到2024年卖了近30万台,2025年前九月就冲了40万台。9月更是创下66657台的销量纪录,把新势力月销天花板再往上抬了抬。上半年净利润转正,14.1%的毛利率甚至超过蔚来,这账算得比老会计还精。
秘诀藏在“全域自研”四个里。2020年最难的时候,朱江明也没松口砍研发。现在60%65%的零部件自己造,小到座舱支架,大到电驱总成,连电机不良率都压到了个位数。就像老工匠打磨手艺,看似慢,实则攒足了后劲。
D19一出场就带着“砸场子”的气场。80.3度的大电池,比智己LS6还多跑50公里纯电续航;15分钟充350公里的速度,彻底治好了续航焦虑。更狠的是把仰望U8的双矢量电驱搬过来,原地掉头、垂直入位这些绝活,30万级车居然能用上。
发布会复刻的“踏水无痕”演示让人拍案。摄像头扫到坑洼,悬架提前调整,车身稳得像走平地。研发工程师说这是自家软件控着博世的硬件,XYZ轴协同得丝毫不差,这份功底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车里还藏着制氧机,“森野氧舱”让长途自驾都能呼吸新鲜空气。
最让豪华品牌坐不住的是定价逻辑。零跑偏不按常理出牌,明明用了宁德时代电芯、高通芯片这些顶配,却坚持“优衣库模式”——不赚单品暴利,靠规模取胜。70万尊界S800的设计质感,在D19上花一半钱就能摸到,这算盘打得消费者都心动。
海外市场更是走了步妙棋。和Stellantis合资成立“零跑国际”,借对方渠道在欧洲铺了640多家网点,2024年刚出海就卖了一万台。这哪是出口,分明是带着技术上门“合伙”,把中国产业链的优势摆到了全球面前。
朱江明总说自己是“乌龟精神”,不追风口只练内功。当年那个对造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如今站在聚光灯下底气十足。从T03到D19,从15万级到30万级,零跑用十年证明:好技术不一定非得卖天价。
30万级市场里,理想、蔚来早已站稳脚跟,但零跑带着自研技术和性价比杀进来,未必不能分一杯羹。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能花更少的钱享受到百万级体验,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说到底,零跑的逆袭从来不是偶然。是自掏腰包时的坚持,是自研技术时的较真,是定价时的实在。从“零跑”到“领跑”,这十年路走得又慢又扎实。
未来能不能冲到400万台年销?现在不好说,但看着这只“乌龟”跑出的火箭速度,谁也不敢再轻易低估。中国新能源的事里,正需要这样肯沉下心、干实事的玩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