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奔驰暴跌价只要12万,门店人去楼空,智能化和售后双双落伍

奔驰A系列仅需12万多即可入手,奔驰多地门店陷入关闭潮,用户因智能化落后和服务缩水愤怒吐槽,这一切正让奔驰在中国市场摔了大跟头。

眼下,辉煌已成往事,奔驰的豪华光环正被中国消费者的理性与新势力的冲击加速褪色。

本以为奔驰会在新能源转型的大潮里顺势而为,没想到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

豪华奔驰暴跌价只要12万,门店人去楼空,智能化和售后双双落伍-有驾

门店一家家关,员工撤场,展车孤零,连保养和售后都变得悬而未决。

眼下,在各大汽车论坛里,奔驰新老车主的怨气一波接着一波,有的因为预存钱维权无门,有的眼睁睁看着导航、远程车控等本应与时俱进的"智能"服务逐年加价,明明花了高价买所谓豪车,最后却要为一项项功能反复充值。

你说这像是奔驰该有的样子吗?

很多人都忽略了,奔驰今年在中国的销量下滑不只是数字游戏。

刚过去的半年,奔驰中国销量暴跌14%,几乎每卖出7辆车就少卖1辆。

光二季度,就比去年同期少卖了19%的车。

绩效数据数字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新势力小鹏、小米、零跑、比亚迪这些品牌销量轮番炸裂,智能化和高阶智驾早已"免费内卷",动不动就全系标配,而像奔驰这样的老牌豪华厂商还在死死捏着MB.OS的进度条,在导航和远程控车上计较那点小钱,试探着你的底线。

你看奔驰A级,原本指导价在25万起,前几年开奔驰还有点体面感,现在在上海,地板价直接干到12.56万,几乎跟一台合资A级别家轿持平。

C级裸车不过18万,EQA、EQB纯电车型也是冰点价甩卖。

奔驰到底有多慌?

豪华奔驰暴跌价只要12万,门店人去楼空,智能化和售后双双落伍-有驾

与这种价格断崖式下跌同步的,是门店的大批量撤退。

很多朋友去线下看车,迎来的是冷清的展厅和纸面闭店通知。

有人转发现场照片:几辆孤零展车,空荡窗台,员工已转岗或离职,服务电话早就打不通,只剩下走廊尽头贴的一张"授权调整"通告——看一眼都让人心里发凉。

更让人窝火的是:一批奔驰车主以前买车送的保养服务、续卡储值,线下门店倒一波,转而又托管给下家所谓的"承接店",但对方根本不认账。

有网友无奈地问:"我三年前买入4S送了三次大保,现在还没做完,老店倒闭新店变脸,说跟自己没关系,只能自认倒霉吗?"

车主的恐慌可想而知——现在买的是奔驰,哪天维权变成无人理会的"皮球大战"?

这样的消费体验,还能奢谈"豪华感"吗?

说到底,奔驰在中国市场的落败很大程度上是自食其果。

奔驰这两年牢牢守着自己几十年的豪车招牌,但是在智能化、电动化上慢了又慢。

比如MB.OS车机系统,进度拖沓不说,导航还要付费。

豪华奔驰暴跌价只要12万,门店人去楼空,智能化和售后双双落伍-有驾

如今中国电车哪个不是"买车送智驾、导航、无限流量",不少品牌直接承诺终身免费。

奔驰的做法却是:买车三年免费,之后续费使用,不交钱?

那就只能用过时离线地图。

导航都卖得比苹果iCloud还贵,这不是割韭菜是什么?

更魔幻的是,奔驰的远程控制、车内温控、音效、灯效……甚至连后轮主动转向这种硬件功能都要按年续费,APP页面里动辄六年几千块,还推出各种"智驾互联套餐包"。

这也难怪用户炸锅了:豪车变成了"买车一次,付费一世",奔驰明晃晃地把豪华感变成了消费门槛的拉扯,哪怕你只求最基本的导航也没得商量。

对比下来,你会发现奔驰的困境,在于它自己没有想好要靠什么留住中国用户。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飙到54.6%,智能化和高阶智驾系统已经是免费通配,像小鹏、小米、零跑这种新势力直接把AI智驾做成全系标配,取消选装和服务订阅。

有的车主一句话点醒:"别说奔驰老把智能收智商税,国产品牌8万级车都能用上免费地导航、车控,奔驰凭什么另算钱?"

再望望同行,宝马去年也想学奔驰,对远程车控等基础功能上市后开始收费,结果骂声震天,只能灰溜溜降价、送服务。

豪华奔驰暴跌价只要12万,门店人去楼空,智能化和售后双双落伍-有驾

相反,大众ID系列2024年电动车在中国卖到13万多台(同比大涨23.8%),人家临机应变,升级智能语音、高阶智驾,电油双线卖,新能源市场扎下根,没失掉自己的高端用户。

要知道,豪华的位置本来也不是靠限制功能、拉高门槛来保住——当一项技术成为行业标准,“豪华”如果不进化,自然逃不过被淘汰的命。

奔驰这个品牌,其实曾经是很多中国家庭乃至企业脸面的象征。

写字楼里高管停一辆奔驰,或是家里长辈把奔驰钥匙随手一扔,都能换来旁人敬畏眼神。

可老一代的面子买单效应正在消失——新的消费者讲究性价比、体验感和科技配置。

你奔驰如果新车没啥科技亮点,还傲慢收智商税,结果就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直接涌向小米、比亚迪、极氪等新车企。

再说销量。

今年奔驰全球汽车卖了107.6万辆,同比少卖8%——纯电车型更惨只卖了8.7万辆,比去年还少14%。

中国本来是最能拉动奔驰的市场,但这半年还不如德国、北美,销量暴跌14%,二季度更干脆跌掉一成九。

整个中国新能车市场热度正盛,44%以上都是电车卖出去,零跑、小鹏、小米这些"后来者"步步逼近,奔驰不但没在电动化开花,反倒成了“反面教材”,被不断蚕食市场份额。

豪华奔驰暴跌价只要12万,门店人去楼空,智能化和售后双双落伍-有驾

作为试图自救的一步棋,奔驰8月初刚宣布要在明年一口气推18款新车型,也要把C级GLC这些主力车改电动,还在秀一把G级车60万台量产的硬实力。

可问题是,现在中国用户买单的是"智能体验"不是"牌子昭告",车企比的是软硬件生态和服务补贴。

奔驰要赢回市场,凭目前这样落后的车机+高价收费,恐怕还远远不够。

话说回来,奔驰中国的处境,其实也是一记警钟。

等到大家都能造智能车、用户都能随心所欲选配置的时候,所谓豪华品牌很难再靠过去的"品牌光环"收割市场。

行业权威都公开说了,软件免费趋势已经摧毁了车企靠订阅变现的老路,那些把基础功能当增值服务卖的厂商,不是被市场教育、就是活成段子手话题。

也许奔驰的管理层还没完全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的逻辑已经彻底变了。

现在大家选车再也不是只看三叉星徽的标,买的是门店的服务体验,软件升级的诚意,甚至售后能否让人心安。

奔驰要在中国翻盘,不只是推新车型、重拳降价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这届中国消费者,理解竞品带来的变革压力。

写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想问:看到奔驰如今这个局面,那些还在追捧传统豪车光环的你,会甘心继续买单吗?

还是会把目光投向那些为你慷慨标配、真诚服务的国产新品牌?

这个问题,也许才是奔驰乃至所有老牌国际名车在中国市场最该思考的转型命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