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匹马力碾压雅阁凯美瑞?20万级别这台日系轿车悄然完成蜕变,老车主直呼认不出

243匹马力碾压雅阁凯美瑞?20万级别这台日系轿车悄然完成蜕变,老车主直呼认不出

油门踩到底,转速表指针瞬间蹿到红线区域,推背感从座椅直冲后脑勺。我愣了两秒,这真的是天籁?要知道,上一代那台2.0L自吸发动机,就算把油门踏板踩穿,也很难让人联想到“暴躁”这个词。可眼前这台天籁PLUS,7.4秒破百的加速成绩,已经把隔壁展厅里的雅阁和凯美瑞甩在了身后。

这种反差感,就像看到斯文书生突然撸起袖子跟人干架一样。

动力革命:可变压缩比不是噱头

坐进驾驶位,第一件事就是试试这台传说中的VC-Turbo发动机。243匹马力、371牛米扭矩的数据摆在那里,但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套可变压缩比系统的聪明程度。

市区慢悠悠跟车时,发动机安静得像台电动机,油耗表显示百公里6.6升,比我那台老迈腾还省。可一旦需要超车,右脚稍微用力,整台车瞬间换了个性格。涡轮介入的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你等得着急,也不会突然爆发吓你一跳。

CVT变速箱的存在感依然明显,但比起以前那种“橡皮筋”的感觉,已经改善了不少。至少在日常驾驶中,你不会觉得它在拖后腿。

底盘功夫:终于不只会“软”

说起天籁的底盘,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软绵绵”的阶段。这次试驾下来,发现工程师们确实下了番功夫。

连续过减速带的路段,车身的跳动次数明显比同级对手要少。那种厚重的质感还在,但多了几分韧性。高速过弯时,侧倾控制得也比较到位,方向盘的回馈比较线性,给人的信心足够。

这套双频阻尼减振器听着玄乎,实际体验确实有效果。细碎路面的颠簸基本传递不到车内,遇到大坑洼时也不会让乘客觉得突兀。整体调校风格介于德系的硬朗和日系的舒适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

空间体验:依然是强项

后排空间表现没什么可挑剔的。腿部空间接近一米,翘二郎腿完全没压力。中央地台的凸起控制在3.5厘米左右,坐中间位置也不会太难受。

座椅的舒适性延续了天籁一贯的水准。坐垫够厚,包裹性也不错,长途驾驶的疲劳感确实比同级对手要低。按摩功能的实用性见仁见智,但有总比没有强。

后备厢空间中规中矩,586升的容积应付日常使用够用。开口设计得比较合理,取放大件行李不费劲。

科技武装:实用主义路线

243匹马力碾压雅阁凯美瑞?20万级别这台日系轿车悄然完成蜕变,老车主直呼认不出-有驾

12.3英寸的双联屏视觉效果不错,系统响应速度也算流畅。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挺高,连续对话功能确实方便,不用每次都喊“你好天籁”。

ProPILOT系统在高速上的表现值得称道。跟车逻辑比较自然,不会让人觉得神经质。变道辅助需要手动打转向灯,这种设计挺稳妥的,不会给你添乱。

ANC主动降噪的效果超出预期。120公里时速下,车内噪音控制在65分贝左右,跟乘客正常交流完全没问题。当然,路噪还是存在的,但整体的静谧性确实有提升。

外观内饰:稳中有进

新的V-Motion前脸比老款精神不少,虽然谈不上惊艳,但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老气。车身比例依然协调,悬浮式车顶的设计增加了些年轻化元素。

内饰质感有明显提升,该软的地方用了软性材质,该有质感的地方也不含糊。双联屏的加入让科技感上了一个台阶,整体氛围营造得不错。

市场定位:错位竞争有门道

20万出头的价格区间,天籁PLUS面对的对手确实不少。雅阁的1.5T动力偏弱,凯美瑞的2.5L自吸加速平缓,迈腾的双离合在低速时还是有顿挫。

相比之下,天籁PLUS的2.0T动力算是形成了一定优势。舒适性、静谧性这些传统强项依然保持,动力和操控方面的短板也有所补强。

当然,它依然不是那种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车型。如果你追求纯粹的驾驶乐趣,隔壁的思域Type R可能更合适。但如果看重综合实用性,特别是家用属性,天籁PLUS确实值得考虑。

最后的话

天籁PLUS这次的改变,算是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既保留了日系车舒适性的基因,又在动力输出上有了质的飞跃。

它不再是那台只会“躺平”的中级车了。这种改变来得有点晚,但总比不变强。至于能走多远,还得看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开着这台车上路,你不用再为动力不足而尴尬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