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聊起来真是让人有点感慨。
就是那个我们印象里高高在上的意大利豪华跑车品牌,玛莎拉蒂,现在居然开始用一种让人大跌眼镜的方式来卖车了。
它旗下的一款纯电动SUV,叫Grecale Folgore,官方指导价将近90万,可现在一些经销商直接喊出了35万多的裸车价。
这一下,价格直接打了四折,少了足足54万,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比很多车本身都贵了。
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跑车皇后”吗?
怎么一下子就跟咱们国产的小米、蔚来、理想这些车,站到了一个价格区间里去竞争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一个百年豪华品牌做出这么大的调整,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
首先,这个降价的消息是千真万确的。
不少地方的玛莎拉蒂经销商都在宣传,说这款纯电SUV,Grecale Folgore,裸车起步价就是35.88万。
当然,这里面也有点门道。
销售人员也坦白说,35万多只是一个基础价格,就像我们买手机的“乞丐版”。
你要想让这辆车的外观看起来跟燃油版一样气派,或者增加一些科技配置,那就得另外花钱选装。
七七八八加起来,最后真正能开上路,价格大概在40万左右。
即便如此,40万能买到一辆全新的玛莎拉蒂SUV,这在过去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经销商也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是新开的店,为了打响名气,跟厂家特地申请了一批特价车,数量也不多,大概就七八十台,所以卖得很快。
这种说法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我们往深了想,一个超豪华品牌,如果不是因为车真的不好卖,又怎么会需要用这种“限量特价”的方式来吸引顾客呢?
这其实已经不是玛莎拉蒂第一次这么做了,之前它的燃油版SUV格雷嘉,也出现过经销商报价比官方指导价低二三十万的情况。
这种价格上的大跳水,其实已经很明确地反映出了一个问题: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这个麻烦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它的竞争对手完全变了。
原来,玛莎拉蒂这款纯电SUV,对标的是谁?
是保时捷的纯电Macan。
你看,都是欧洲传统豪华运动品牌,都做纯电动车,价格定位也都在百万元级别,这才是门当户对的较量。
可现在,价格一下子降到三四十万这个级别,它的对手就完全不一样了。
它要面对的是谁?
是蔚来的ES6,是理想的L7,甚至是刚刚上市、火得一塌糊涂的小米SU7。
这就形成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场面,一个曾经浑身散发着贵族气息的品牌,现在不得不和一群以技术、智能、服务为核心卖点的中国新势力品牌,在同一个泥潭里打滚。
这对于玛莎拉蒂的品牌形象来说,伤害是非常大的。
过去人们买玛莎拉蒂,买的是什么?
很大程度上买的是那个三叉戟车标所代表的身份和圈层。
但现在,当你开着一辆玛莎拉蒂,发现隔壁车道的理想L7车主用差不多的钱,却享受着比你大得多的空间、更智能的车机系统,甚至车里还有冰箱彩电大沙发,那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就会荡然无存。
一个豪华品牌一旦失去了让人仰望的光环,它的价值也就被大大削弱了。
那么,为什么玛莎拉蒂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车卖不动了。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根据一些汽车行业的统计数据,玛莎拉蒂近一两年在中国的销量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同比下滑超过了70%,最差的时候一个月在全中国就卖出去三十几台。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现在国内任何一个热门的新能源品牌,可能一个城市一天的销量都不止这么点。
销量如此惨淡,背后是产品本身出了严重的问题。
在燃油车时代,玛莎拉蒂还能靠着它那迷人的发动机声浪和独特的品牌故事吸引一批忠实粉丝。
可进入电动车时代,大家的车都变得很安静,它最大的优势没了。
更要命的是,它在其他方面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具体来看看这辆降价的纯电SUV,Grecale Folgore。
它虽然是纯电车,但平台技术上还是基于燃油车改造过来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油改电”。
这种车天生就有一些短板,比如空间利用率不高,整车重量控制不好等等。
最直观的就是续航,官方标称533公里,但销售也承认,实际在各种路况下开,能有个八折就不错了,也就是400多公里。
这个续航水平,在2024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可以说是完全不及格的。
我们的国产品牌,续航动不动就是六七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车型都出来了。
消费者花同样的钱,为什么要去买一个续航短这么多的车呢?
再看车内,很多车主都反映,玛莎拉蒂的内饰做工比较粗糙,豪华感和科技感都严重不足。
跟同价位的奔驰宝马比都有些差距,更别提跟我们那些内饰设计得像“精装房”一样的国产新势力了。
车机系统更是重灾区,反应慢、功能少,智能化体验几乎为零。
现在的中国消费者,早就被国产车惯坏了,他们习惯了流畅的大屏幕,习惯了聪明的语音助手,习惯了不断更新升级的软件功能。
玛莎拉蒂这套老旧的系统,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你看,问题就出在这里。
当一个品牌,它的产品力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技术上没有亮点,智能化体验又严重落后,那么它曾经再辉煌的品牌历史,也无法支撑起它高昂的售价。
消费者是现实的,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市场。
大家会发现,花更少的钱,可以从中国品牌那里买到更好的产品、更周到的服务。
玛莎拉蒂曾经引以为豪的品牌影响力,就这样在一次次的产品力对比中,被逐渐消耗掉了。
这次“骨折式”的降价,更像是一次无奈的自救。
它用巨大的价格牺牲,换取了一点点销量的回暖,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为每一次降价,都是对品牌价值的一次伤害。
当“玛莎拉蒂”这个名字不再代表着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和小米、蔚来放在一起讨论性价比的时候,这位昔日的“跑车皇后”,也就真正走下了神坛。
这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如今这个飞速变化的汽车市场,没有什么品牌可以永远躺在功劳簿上,只有不断创新、真正理解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