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只要一聊起汽车,话题里总少不了各种新能源车,它们的设计越来越新潮,功能也越来越智能,给人的感觉是,燃油车的时代是不是快要过去了。
可当我们把目光从热闹的宣传上挪开,去看一看每个月实实在在的汽车销量数据时,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拿刚刚过去的10月份来说,燃油车销量榜的前五名,竟然清一色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老面孔,来来回回还是那几款车在轮流占据榜单。
这就不禁让人好奇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什么最终赢得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信赖的,依然是这些“老将”呢?
它们身上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能够让它们在潮流的冲击下屹立不倒?
我们不妨从销量榜的第五名看起,它就是大众帕萨特。
在10月份,它卖出了一万八千多辆。
很多人对帕萨特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它过去那种有点商务、有点正式的感觉上。
确实,在很多年里,帕萨特凭借着它沉稳大气的外观和宽敞的车内空间,成为了许多单位和商务人士的首选。
它的车身长度超过了五米,轴距也接近两米九,坐在后排,腿部空间非常宽裕,翘个二郎腿都轻轻松松,这对于需要兼顾家用和一些商务接待的用户来说,吸引力是很大的。
而且,德系车底盘扎实的特点在帕萨特身上也体现得很充分,开在高速上感觉很稳,给人一种很强的安全感。
不过,时代在变,消费者的口味也在变。
如今的帕萨特为了保持竞争力,采取了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大幅度优惠。
现在花十六万多,就能买到一台配置还不错的帕萨特,这个价格让它在同级别的中型轿车里显得性价比很高。
当然,价格下来了,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也受到了影响,比如一些车主会觉得新款车型的配置不如以前丰富,内饰的设计风格也显得有些传统,不够新潮。
另外,它搭载的双离合变速箱在城市里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下,偶尔会出现一些顿挫感,影响了行驶的平顺性。
所以,现在选择帕萨特的人,更多是看重它的大空间、品牌影响力和巨大的价格优惠,把它当作一台非常实用的高性价比中型家用车。
排在第四位的是丰田凯美瑞,10月份的销量是一万九千多辆,和帕萨特非常接近。
如果说帕萨特给人的感觉是“稳重”,那凯美瑞的标签就是“省心”。
丰田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非常出色的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这一点在凯美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它的双擎混动版本,百公里油耗能低到四个多升,在这个油价不便宜的年代,这意味着能省下不少实实在在的开销。
而且,丰田车的维修保养成本相对较低,小毛病少,开起来不用操太多心,这对于把汽车当作纯粹代步工具的家庭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
凯美瑞的乘坐体验也很好,悬挂调校偏向舒适,能很好地过滤掉路上的颠簸,车内隔音做得也不错,坐着很安逸。
不过,凯美瑞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比如它的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市区里开是足够了,但如果上高速需要急加速超车,就会感觉动力有些跟不上。
车内的智能化配置也相对落后一些,车机系统的功能比较简单,不像现在很多国产车那样功能丰富、操作流畅。
总的来说,选择凯美瑞的消费者,往往是那些非常务实的人,他们不追求驾驶的激情和花哨的功能,最看重的就是车辆的经济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希望买一台能安安稳稳开很多年的车。
接下来,排在第二和第三名的,是两款来自大众的“兄弟”车型——速腾和朗逸,它们在10月份分别卖出了两万五千多辆和两万两千多辆,是榜单上的绝对主力。
这两款车可以说是大众汽车研究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经典之作。
我们先说朗逸,它是一款非常典型的家用轿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便宜、皮实耐用。
在经过大幅度的终端优惠后,一台朗逸的落地价甚至可以做到七万多,这个价格对于很多预算有限的家庭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它的发动机技术虽然不算先进,动力表现也只能说是“够用”,但胜在技术成熟,不容易出问题,后期的维修保养成本也很低。
空间方面,作为一台紧凑型轿车,朗逸的后排表现也还不错,能满足日常家庭使用。
当然,受限于成本,它在一些地方也做了妥协,比如后悬挂用了结构更简单的扭力梁,高速行驶时的噪音也比较明显。
但对于买它的人来说,这些缺点在它极高的性价比面前,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速腾,可以看作是朗逸的一个“升级版”。
它的定位比朗逸高半级,属于A+级轿车。
当消费者觉得朗逸的档次感稍显不足,但预算又够不上帕萨特这样的中型车时,速腾就成了一个恰到好处的选择。
多花两三万块钱,可以得到更大的车身尺寸、更强的1.5T发动机,以及整体上感觉更精致一些的内外设计。
速腾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动力表现,都要比朗逸好上一个台阶。
这精准地抓住了那部分既想要德系车的品质感,又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的心理。
不过,速腾也并非完美,它所搭载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行驶时的顿挫感,一直是一些车主抱怨的焦点,其长期可靠性也是一些人担忧的地方。
但即便如此,凭借着巨大的优惠和在同价位合资车中突出的综合实力,速腾依然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最后,我们来看看稳居榜首的日产轩逸。
它在10月份卖出了惊人的三万三千多辆,遥遥领先于其他车型。
轩逸的成功秘诀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舒适”和“实惠”这两点做到了极致。
它的价格非常亲民,经典款车型优惠下来甚至比朗逸还要便宜。
轩逸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它那套被很多人称为“移动大沙发”的座椅,坐上去非常柔软、舒适,包裹性很好,长途乘坐也不容易感到疲劳。
同时,它的后排腿部空间在同级别车型里几乎是最大的,这对于经常需要带着家人出行的中国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再加上它本身非常省油,百公里油耗也就五六个,后期保养也不贵,用车成本很低。
当然,为了实现这些优点,轩逸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牺牲。
它的动力表现比较平淡,急加速时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内饰用了大量的硬塑料材质,看起来档次感不强;配置也相对简单,尤其是一些低配车型。
但对于选择轩逸的消费者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他们买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需要一个空间大、乘坐舒服、省油省心的代步工具,轩逸完美地满足了他们的核心需求。
综合看下来,这五款热销燃油车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不是因为它们拥有多么先进的技术或者多么炫酷的设计。
恰恰相反,它们赢得市场的法宝,都是一些最朴素、最基础的品质:质量稳定可靠、使用成本低、空间宽敞实用,以及非常重要的终端大幅优惠。
无论是帕萨特的商务大气,凯美瑞的省心耐用,朗逸和速腾的精准定位,还是轩逸的极致舒适,它们都清晰地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客户,并针对这些客户最看重的需求点,做到了最好。
这也告诉我们,尽管汽车市场风云变幻,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买车依然是一项理性的决策,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能够实实在在解决日常出行问题的、靠谱又实惠的车型,永远都会有它们的位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