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安全革命”来袭,2026新国标下燃油车危机四伏

2026年7月1日,国家将正式推行全新的电动汽车安全标准,这可不是“建议”或“试行”,而是实打实的强制要求。新国标的核心要义就是:动力电池必须做到不起火、不爆炸,直接将以往“起火前5分钟预警”的标准提升至“根本不能起火”。这无疑意味着电池安全技术需要实现巨大飞跃。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制定该标准的企业都是行业中的巨擘,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小米等。它们之所以敢制定这样的标准,是因为已经掌握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事实上,部分品牌的高端车型已悄然试装了更安全的电池——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安全革命”来袭,2026新国标下燃油车危机四伏-有驾



那么,固态电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常见的锂电池,内部采用液态电解液,存在易泄漏、易燃等隐患。而固态电池则将电解液替换成了固态物质,就如同把汤变成了果冻,稳定性大大增强。它无惧撞击和短路,在高温环境下也不易燃烧,安全性显著提升。不仅如此,固态电池还支持超快充技术,能量密度更高,让汽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既然固态电池如此出色,为何我们还未广泛使用呢?原因在于其成本高昂,制造难度大。以行业龙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比喻来说,如果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以1到9来衡量,目前行业最高水平仅达到4。制作样品并非难事,难的是实现量产并有效控制成本。

固态电池“安全革命”来袭,2026新国标下燃油车危机四伏-有驾



因此,当前较为可行的发展路径是先推进“半固态”电池。即电池中仍含有少量液体,但含量控制在5%以下,安全性也能得到大幅提升。像宁德时代、清陶能源等企业,都计划在2025 - 2027年实现半固态电池的大规模装车应用。而全固态电池的广泛应用,可能要等到2030年前后。

或许有人会问:倘若传统锂电池持续进步,安全性不断提高,还有必要更换为固态电池吗?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实际上,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确实存在竞争关系。若磷酸铁锂电池能做到既安全又实惠,固态电池的普及进程可能会放缓。但就目前形势而言,固态电池路线依旧是头部企业重点布局的方向。

固态电池“安全革命”来袭,2026新国标下燃油车危机四伏-有驾

宁德时代2025年半年报就很能说明问题:上半年其净利润达304亿元,同比增长33%,业绩十分出色。但另一方面,公司计提了25亿元的资产减值,涵盖存货跌价、固定资产减值等项目。这表明行业正处于快速迭代期,旧产能和旧技术逐渐面临淘汰,企业在盈利的同时,也在全力为未来发展做准备。

总之,电池行业的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能否研发出来”,而是“能否以合理成本生产并稳定供货”,这是一场涉及材料、工艺、供应链和资金的全方位较量。

固态电池“安全革命”来袭,2026新国标下燃油车危机四伏-有驾


对普通用户而言,好消息是更安全的电池已在推广的路上。未来一两年,我们就能陆续看到宣称“永不起火”的电动车上市。全固态电池也不再只是实验室里的概念,有望成为真正可供消费者购买的产品。

在燃油车时代,让油箱变得安全耗费了数十年时间;而在电动汽车时代,电池的安全升级或许仅需十年。这一次,中国企业没有落后,正领跑于全球赛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