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钛7,这名字一听就挺带劲,又是方程式,又是豹子,感觉开出去倍儿有面儿。17.98万的起售价,乍一听,哎呦,真香!可这定价策略,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剥到最后,才发现有点辣眼睛。
这舒适座椅,竟然要加一万!一万块啊,都能买好几把人体工学椅了!关键这玩意儿几乎是必选,谁买个硬派越野是为了受罪?这么说吧,这起售价就像超市里的特价鸡蛋,吸引你进门,结果其他东西都贵得离谱,到最后,购物车里的总价还是回到了原点,甚至更高。更别提那无人机了,将近一万七!比大疆的御3都贵!说是无人机,实际上更像个噱头,真掏钱的估计没几个。厂家这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成本控制得明明白白,把消费者的心理也拿捏得死死的。你以为你捡了便宜,实际上,该花的钱一分都没少花。
想起前阵子理想L系列的选配风波,也是类似的路数,低价入门,高价选配,最后落地价都奔着四十万去了。这玩法现在好像越来越流行了,车企都学会了“精准营销”,精准地戳中你的钱包。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定价策略也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得不在价格上玩点花活儿,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毕竟,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得厉害啊!各种新车型层出不穷,配置也是越来越高,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
当然,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最终买不买账,还得看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如果产品力足够强,价格稍微高一点,大家也能接受。但如果产品本身不行,光靠营销噱头,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淘汰。所以,方程豹钛7能不能成功,还得看它后续的表现。这无人机到底是真香还是鸡肋,这舒适座椅值不值一万块,还得消费者说了算。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为方程豹钛7的舒适座椅和无人机买单吗?又或者,你会选择其他品牌的车型呢?这还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