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提双离合变速器,很多人就避之不及?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买车时一听说"双离合"三个字,立马摆手摇头,那表情就像听说要喝中药似的。去年我表弟买车就闹过笑话,销售小哥刚介绍完车型亮点,他直接蹦出一句:"这车是不是双离合?是的话我就不要了!"把人家销售都给整懵了。后来才知道,他是在网上看了几个吐槽视频,被吓得对双离合避之不及。这让我特别好奇:明明很多新车还在用双离合,为啥大家听到它就条件反射般抗拒?

要说双离合的原理,其实就像接力赛跑。想象两个运动员在交接棒区候场,当前面选手(奇数档位)还在奔跑时,下个选手(偶数档位)已经把棒子攥在手里准备冲刺了。这种"预挂档"的设计让换挡速度比手动挡快3倍,大众高尔夫GTI的双离合换挡速度只要0.2秒,比人眨眼睛还快。早些年保时捷911跑纽北赛道创纪录,PDK双离合变速箱立了大功,能边换挡边保持引擎高转速输出,这技术在赛车圈可是香饽饽。

为何一提双离合变速器,很多人就避之不及?-有驾

但普通老百姓买车不跑赛道,日常堵车才是常态。这就戳中双离合的软肋了——好比让短跑健将去跳广场舞。有车主开大众速腾在晚高峰堵了半小时,仪表盘突然跳出个黄色齿轮图标,4S店检查说是离合器过热保护。原来在走走停停时,双离合就像穿着高跟鞋爬山,离合器片不断摩擦生热,早期的干式双离合尤其吃不消。有位北京网约车司机开的某自主品牌轿车,三年跑了15万公里,离合器片换了两次,每次维修费都够他交两个月房租。

为何一提双离合变速器,很多人就避之不及?-有驾

日系车对双离合的态度就像学霸躲开偏科生。丰田工程师曾做过实验,在东京模拟早晚高峰路况,双离合车型比CVT车型多消耗11%燃油。要知道日本街道狭窄,红绿灯间距不到200米,频繁换挡相当于让变速箱做高抬腿运动。所以日系车宁可用平顺省油的CVT,就像给车装上电动滑板鞋,虽然加速不刺激,但胜在省心耐用。本田思域车主老张开了8年车,除了换过两次变速箱油,连颗螺丝都没动过。

为何一提双离合变速器,很多人就避之不及?-有驾

国产车拥抱双离合更像是"穷人家的早当家"。十年前自主品牌想买爱信6AT,人家要么抬价要么限供,就像被掐住了喉咙。这时候德国供应商伸出橄榄枝:"我这有双离合技术包,价格只要AT的三分之一。"国内车企就像拿到万能钥匙,长城、比亚迪纷纷上马,毕竟自家有手动变速箱生产线,改造起来轻车熟路。但早期产品确实闹心,有车主吐槽某国产SUV的顿挫感,说就像"新手司机开手动挡",红绿灯起步能晃出晕车感。

为何一提双离合变速器,很多人就避之不及?-有驾

不过现在的双离合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吉利星瑞用的湿式双离合,把离合器泡在油里散热,就像给火锅加了个凉水盆。厂家还开发出自学习程序,能记住车主驾驶习惯,堵车时自动延长半联动时间。我试驾过新款长安UNI-V,在重庆8D魔幻立交上穿梭,变速箱顺滑得就像德芙巧克力。更别说电动车时代,双离合突然找到新舞台。比亚迪混动用双离合做动力切换,电动机负责低速蠕动,完美避开传统短板。

为何一提双离合变速器,很多人就避之不及?-有驾

说到底,大家对双离合的偏见,就像北方人听说折耳根。有人被十年前的老黄历吓怕,有人跟着网络节奏瞎起哄。但真正懂车的都知道,没有差劲的技术,只有不合适的使用场景。经常跑高速的买双离合能省油,市区代步选CVT更舒心,追求驾驶乐趣还得看AT。下次再听见有人说"双离合就是垃圾",不妨问问他:您开过2023年出厂的新车吗?

为何一提双离合变速器,很多人就避之不及?-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