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因15万预算在4S店反复徘徊,如今却跨省千里抢购;她放弃主流车企的质保服务,甘愿拥抱“绝版车”的未知风险——当年轻人扎堆捡漏库存车,这场看似疯狂的消费行为,撕开了当下汽车市场怎样的现实与无奈?
7.77万与14.99万:价格腰斩背后的“倒闭经济学”
2025年,28岁的江先生完成了一笔“逆向投资”:他花费7.77万元落地价,购入了一辆原官方指导价14.99万元的哪吒L310闪充PRO版。
更戏剧性的是,江先生直言:“我就是奔着它倒闭才买的,不倒闭都不会买”。这笔交易的构成堪称“价格屠夫”:原价14.99万的车,经过6.3万元门店优惠加1.3万元广西置换补贴,裸车价降至7.39万元,再加上0.38万元保险,最终以不到原价一半的成本开走。
从“310公里纯电续航”到“10万公里回本”的精明计算
310公里纯电续航:哪吒L310闪充PRO版搭载40度宁德时代电池,纯电续航达310公里,综合续航1300公里,支持30%-80%电量仅需19分钟的闪充技术。
1500公里跨省提车:为找到心仪车源,江先生从安徽奔赴广西,跨越1500多公里完成交易。
10万公里回本理论:江先生认为,7万多元的“倒闭电车”只需开10万公里就能回本,保值率不在考虑范围内。
从“零重力座椅”到“双15.6英寸大屏”的越级体验
这款原价14.99万的哪吒L,究竟给了年轻人什么“无法拒绝”的配置?
从“配件等待半年”到“车机断联”的生存挑战
低价背后,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风险:
质保缩水:虽然部分售后点仍在运营,但原厂四年或15万公里质保已因品牌破产而大打折扣。
从“品牌崇拜”到“硬件赌徒”的消费观蜕变
品牌祛魅:22岁的关先生“抄底”极越07后坦言,同价位新车在外观、配置和用料上都比不上这辆车,“车企没了,才买得起”。
实用主义至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李颜伟分析,部分年轻消费者预算有限,但向往新技术,通过购买倒闭车企车辆来实现购车愿望。
价格体系崩塌:曾经售价33.9万-44.9万元的高合HiPhi Y,如今最低仅需12万余元;极越07长续航版从21.99万元降至15万元落地。
当7万元能买到曾经的15万车型,当310公里续航与零重力座椅成为“破产标配”,这场由年轻人主导的狂欢早已超越消费本身。——我们见证的不只是一个个品牌的倒下,更是一代消费者对汽车价值的重新定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