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下,可变转向比解决了转向什么样的难点,给客户带来了什么样的体验或是好处。
开过很多款不同车型的朋友都知道,不同系的车型转向力度也是不一样的,就像德系车风格偏沉,部分日系车和国产车手感风格偏轻。但车辆在高速时方向盘更“沉”一些会带来更好的安全性,而在低速时更轻一些会让驾驶员省很多力气,随速式转向助力系统就可以实现这一效果。
除了方向盘的转向力度有着明显区别以外,把方向向一个方向打死所需要转动方向盘的圈数也各不相同。既然转向力度的问题已经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那么方向盘的转向比有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呢?要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方向盘转向比太小,你根本来不及把方向盘转到应该转的角度,这样一来我们行驶的安全性就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可变转向比技术就诞生了。
可变转向比,即根据汽车速度和转向角度来调整转向器的线角传动比或是转向器的角传动比(角传动比与线角传动比成反比),当汽车开始处于停车状态,汽车速度较低或者转向角度较大时,提供小的转向器角传动比;
转向器角传动比变小,意味着要使车轮转向达到指定的距离(齿条行程不变),方向盘需要旋转的幅度就越小,车辆灵敏度提高,此时的好处是方便客户更快的掉头或倒车入库。
当汽车高速行驶或者转向角度较小时,提供大的转向器角传动比。
转向器角传动比变大,意味着要使车轮转向达到指定的距离(齿条行程不变),方向盘需要旋转的幅度就越大,车辆灵敏度减小,此时的好处是提高汽车转向的稳定性。
以上的可变转向比变化适用于注重驾驶平稳的车型,比如家用车。
如果是追求运动的话,可变转向比的变化可以与上面的规律相反。下面也会介绍到。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
不同的用车场景往往需要不同大小的转向角传动比,譬如汽车速度较低(泊车)或者转向角度较大时,提供较小的转向角传动比会更方便;速度较高(跑高速)或者转向角度较小时,需提供较大的转向角传动比,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因此可变转向比就解决了以上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增加操控乐趣。
目前可变转向传动比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种是机械式可变转向比系统,一种是电子式可变传动比系统。
机械式可变转向比系统
主要是通过改变转向器的齿轮齿条线角传动比来实现,通过特殊工艺加工齿距间隙不相等的齿条,这样方向盘转向时,齿轮与齿距不相等的齿条啮合,转向比就会发生变化,。
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齿比变化范围有限,并且不能灵活变化,而优点是完全的机械结构,可靠性较高,耐用性好,结构也非常简单。
电子式可变转向比系统
相比机械式可变转向比系统,电子式可变转向比系统使用了更复杂的机械结构并且需要与电子系统结合使用。
下图是捷太格特的E-VGR+RD-EPS
低速行驶和停车时,增加的转向角传动比,提高转向性能。
高速行驶时,减少的转向角传动比,提高直线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