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3纯电车机体验:动力还行,车机有点磨人
那天傍晚下班,路上碰见隔壁老李,他指着我新提的宝马i3打趣:“这价钱跌得比股市还快啊!”确实,这两年新能源把BBA的架子都给打散了。想当初35万多的指导价,现在17万出头就能落地,真是让人忍不住心动。品牌光环、底盘调校这些传统强项都在,可一到车机系统,我是真服气。
先说清楚,我买的是eDrive35L版本,中控屏14.9寸,看着挺唬人,高通8155P芯片、软件V03/2025.47啥都有。可你要问用起来咋样?只能说,好开归好开,用习惯了国产智能座舱再回来看它,总觉得差点意思。
前几天微信群里几个群友聊起“驾舱流畅指数”,我也顺手测了一下。27项下来,这成绩——2780.7ms,只比最慢那台快一点,在40款里倒数第二。有朋友吐槽:“合资还是那个味儿。”其实也没冤枉它。
最大的问题还是交互和外设连接。我亲身感受过一次,下雨天急着进车,一解锁等中控屏亮起来,愣是掏钥匙晃悠半天——9秒多才反应过来,那种抓耳挠腮谁懂啊?语音助手更别提了,说句话反应慢吞吞,有时候跟哑巴似的;打开个APP也是转圈圈,要不是看在宝马标志上,我早摔门走人。
还有蓝牙配对,每次连手机听歌都得等小半分钟,有时干脆连不上,还得重启手机试试运气。这些事在咱们家附近修理厂师傅嘴里叫“德系特供套餐”,师傅还说他遇到过客户抱怨CarPlay卡顿直接去投诉4S店,不过最后一般都是不了了之。
不过,也不是全线崩盘。有一回老婆非要临时查导航路线,打开设置界面倒挺利索,两百多毫秒搞定,比她单位同事的新势力车型还快点儿。但换成音乐应用就麻烦大了,比如QQ音乐必须绑BMW ID,不然就是找不到歌,“爱趣听”扫码登陆完发现曲库冷门到离谱。这些细节吧,你平常不用不觉得,一旦真想用,就像穿新鞋踩进泥坑一样膈应。
讲道理,它的视频播放功能居然支持1080P会员画质,这算是意外惊喜,上次带娃出去玩,让孩子安静看动画片总算没掉链子。不过视频软件入口藏得深,不熟悉菜单的人根本找不到。有一次邻居借我的车接丈母娘,她老人家折腾半小时才把收音机关掉,说这UI设计太费劲,还怀念以前旋钮时代呢!
主界面风格依旧老派:黑底配蓝红条纹,两张浮窗卡片杵在那里,看久了有种回千禧年的错觉。我哥们调侃,“这不就是燃油年代那套皮囊吗?”图标设计也偏保守,一眼望过去没啥科技感,更别提什么个性化自定义选项,就是朴素二字挂脸上。
至于驾驶层面嘛,其实i3该有的操控乐趣一点不少。我偶尔夜路跑郊区,那悬挂和转向手感很正宗,就是刹停的时候电子驻车会突然弹出提示音,把副驾吓一跳。据维修站技师讲,这是因为系统升级后默认敏感度高,经常误报,他们内部私下称为“小白提醒”。这种小毛病虽然无伤大雅,但难免影响心情吧?
顺便插一句冷知识:据销售随口透露,新款i3部分批次悄悄加装了后排USB-C接口,但宣传册上一句未提。他说主要针对南方市场,因为年轻家庭用户喜欢全员充电设备齐活儿。不仔细留意真发现不了,上个月才被群友爆出来,大伙直呼良心(但又没人专门为这个买单)。
其实很多合资品牌现在做智能座舱,都属于补课阶段,你指望它像国产新势力那么丝滑灵巧,是有点难为他们。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对操作响应要求没那么高,更注重驾驶本身,那宝马式快乐依旧靠谱。只是那些琐碎的小bug、迟钝反应、有时候莫名其妙死机——总归需要宽容点心态去接受罢了。不信你可以问问老司机或者修理厂老师傅,他们肯定比销售更诚实些。“德国佬做机械顶呱呱,电子玩意儿嘛……你懂的。”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零散分布于文中生活场景及行业闲谈段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