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的艺术,盘点传奇四驱系统,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当我们在讨论汽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四驱”这个词,尤其是在雨雪天气或者路况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四驱车开起来更稳当,心里更有底。

确实,让四个轮子一起发力,抓地力自然要比只有两个轮子使劲儿的车强不少。

但问题来了,市面上那么多叫四驱的系统,比如奥迪的quattro、宝马的xDrive、奔驰的4MATIC,还有斯巴鲁的全时四驱等等,它们听起来都挺厉害,可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机械的艺术,盘点传奇四驱系统,谁才是真正的王者?-有驾

是不是只是厂家为了好听起的名字?

今天,我们就用最平常的话,把这些听起来有点复杂的汽车技术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它们各自到底有什么真本事,谁才是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首先,我们得明白,四驱系统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聪明地分配发动机的力量。

想象一下,汽车的动力就像水流,要通过管道送到四个轮子上。

如果路面很平坦,四个轮子抓地力都一样,那平均分配就行。

可万一有一个轮子压到冰面或者泥坑里开始打滑空转,就像一根水管破了个大洞,动力会哗哗地从这个“洞”里流失掉,而其他有抓地力的轮子反而得不到力量,车子就动不了了。

四驱系统的作用,就是当一个“水管”漏水时,能立刻把它堵上,或者把水流引到其他正常的管道去,保证车子能继续往前走。

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就成了各大车厂各显神通的地方。

说到四驱,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奥迪的quattro。

这个名字在汽车圈里几乎是神话一样的存在,尤其是在几十年前的拉力赛场上,它让奥迪赛车所向披靡。

老一代的quattro系统,它的核心是一个叫“托森差速器”的纯机械装置。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极其精密的机械天平,它不需要任何电脑芯片来控制,完全依靠内部的齿轮咬合来工作。

在正常路面上开车,它会把大约六成的动力分给后轮,四成给前轮,让车开起来感觉更灵活。

一旦有车轮打滑,这个机械天平就会瞬间感觉到不平衡,然后自动地、非常迅速地把大部分动力转移到不打滑的那一侧车轮上,最多能把八成半的动力都送到后轴。

机械的艺术,盘点传奇四驱系统,谁才是真正的王者?-有驾

这种纯机械的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极其可靠,反应直接,不会出什么电子故障。

不过,时代在变,为了追求更好的燃油经济性,现在大部分我们能买到的家用奥迪车,比如A4L和Q5L,用的都是一套叫做Quattro Ultra的系统。

这套系统就更像一个聪明的“兼职员工”,平时为了省油,它让车子基本上就是个前驱车,只有在电脑检测到你需要更强动力,或者预测到车轮可能要打滑的时候,它才迅速地把后轮连接上,让它变成四驱。

这样做更省油,也更符合大多数人的日常驾驶需求,但对于那些追求纯粹机械感的车迷来说,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再来看看奥迪的老对手,奔驰和宝马。

它们走的路线就跟奥迪不太一样,更侧重于用电子系统来解决问题。

奔驰的4MATIC系统,它的看家本领是利用我们车上都有的ABS刹车防抱死系统。

它的逻辑很简单:哪个轮子打滑,我就让刹车系统轻轻地给那个轮子点一下刹车,限制它空转。

这样一来,根据差速器的原理,动力自然就会被“逼”到对面有抓地力的轮子上了。

整个过程非常平顺和安静,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工作,非常符合奔驰那种稳重、舒适的品牌调性。

它平时的动力分配是前轮四成半,后轮五成半,也带有一点偏向后驱的驾驶感。

而宝马的xDrive系统,性格就完全不同了,它是个十足的“运动健将”。

它的核心是一个由电脑控制的多片离合器,反应速度快得惊人,官方说能在0.1秒内就完成动力的前后分配。

更厉害的是,xDrive不仅仅是在车轮打滑之后才去补救,它还能“预判”。

它会一直监测你踩油门的深浅、打方向盘的角度、车身的姿态等各种信息,来判断车子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机械的艺术,盘点传奇四驱系统,谁才是真正的王者?-有驾

比如说,你拐弯速度快了点,系统感觉车头有往外甩的趋势,它甚至不等车轮打滑,就主动地减少给前轮的动力,把几乎所有动力都送到后轮,利用后轮的力量帮助车头“掰”回到正确的路线上来。

这种主动预防的能力,让宝马的操控感非常出色,总让你觉得车子特别听话,人车合一的感觉很强。

除了这些德国品牌,日本车企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比如三菱的“超选四驱”,这套系统在越野爱好者心中地位很高。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给了驾驶者极大的选择权,完美地把两种不同四驱的优点结合在了一起。

你可以用两驱模式在高速上跑,这样最省油;遇到雨雪天气,可以在时速100公里以内,不停车直接切换到高速四驱模式,这时候它就像一台全时四驱车,行驶非常稳定;如果要去野外玩,还可以锁定中央差速器,让前后轮获得固定的50:50动力,脱困能力大大增强;要是遇到特别难走的路,它还有一个扭矩可以放大近两倍的低速四驱挡。

这种设计,既满足了日常使用的经济性,又保留了强大的越野能力,非常实用。

还有斯巴鲁,它对四驱的理解也很有特点。

斯巴鲁一直坚持使用水平对置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重心非常低,再加上它的传动系统是左右完全对称的,就像一个天生就非常平稳的运动员,下盘特别稳。

在这个基础上,再配上它高效的全时四驱系统,使得斯巴鲁的车在弯道里和湿滑路面上的稳定性表现得特别好,能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我们自己国家的汽车工业。

现在,中国品牌的四驱技术发展得非常快,甚至在一些方面实现了超越。

比如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它们搞的电四驱,思路完全不一样。

它们直接在车头和车尾各放一个电动机,分别驱动前轮和后轮,中间连传动轴都省了。

电动机的反应速度是毫秒级的,比任何机械或液压结构都快,电脑可以极其精确地控制每个轮子输出多大的力,这种控制的精度和速度是传统燃油车没法比的。

还有像长城坦克的越野车,不仅把传统硬派越野车的分时四驱、差速锁这些硬核装备都配齐了,还加入了很多智能化的功能,比如坦克掉头、蠕行模式等,让越野的门槛变得更低,玩法也更多样。

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汽车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新的技术浪潮下,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