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SU7大规模召回!雷军“智驾梯队梦”再受挫,小米汽车还能信吗
“这哪是造车,分明是养了个会卡BUG的电子宠物!”凌晨三点,车主群里炸出一条消息——11.6万辆小米SU7标准版因辅助驾驶极端场景识别延迟启动大规模OTA召回,车机系统将升级至Xiaomi1.10.0版本。数字刺眼得很:去年1月召回3万辆,如今半年翻四倍,这车是越卖越多,问题也跟着“批量复制”?
要我说,智能车和燃油车的区别,比手机和座机还大。老派司机总爱念叨“机械硬功夫”,可现在的车,软件才是命根子。这次召回理由写明白了:高速路遇到施工围挡、侧翻货车这类极端场景,辅助驾驶可能反应慢半拍,司机若没及时接手,风险就往上窜。但妙就妙在解决方式——不用跑4S店拆拆装装,连网升个系统就行,跟手机更个版本似的。上次召回修智能泊车,这次补高速辅助驾驶,数量翻了近四倍,可维修成本反而降了,这账算得妙啊。
有人嘀咕:“小米造车才几年,咋老召回?质量行不行?”这话得掰扯清楚。智能车不是铁疙瘩,是装了四个轮子的移动终端。软件嘛,就跟刚上市的手机系统,哪个没点小毛病?就像你买的新手机,第一次更新前可能某个APP闪退,厂家发补丁后立马顺溜。辅助驾驶更复杂,路上情况千奇百怪,系统第一次碰见侧翻货车,可能懵圈,得靠后期OTA“补课”。这召回不是甩锅,是主动堵漏洞——总比藏着掖着等出事故强百倍。
可这波操作,真让车主省心?我蹲在车友群瞅了三天,发现个细节:升级后高速遇压线大货车,系统能提前“挪”车道避让,不用硬贴着大车走,压迫感少一半。还有个动态车速功能,雨天路滑自动降速,堵车时又能跟着蠕动,不用老盯着仪表盘。说白了,辅助驾驶更“懂事”了,不用驾驶员跟它较劲。但话又说回来,再智能的系统,也是“辅助”——就像导航再准,你也得盯着路不是?
不过这次召回,倒让我想起个冷笑话:现在的车,卖的是硬件,修的是软件。11万辆车同时升系统,这阵仗比手机厂商推新版还大。有车主调侃:“小米这是把车当手机养了?”可换个角度想,能远程修的车,总比隔三差五跑4S店强吧?毕竟时间就是钱,省下的油钱和时间,够买好几个手机支架了。
当然,也有人较真:“老召回,是不是技术不成熟?”这话得两说。技术迭代哪有一步到位?特斯拉早些年也常OTA,现在不也成行业标杆了?关键看态度——是藏着掖着等出事,还是主动“补课”。小米这波操作,至少把问题摊在明面上,没玩“这事儿不存在”的套路。
可信任这东西,经不起反复消耗。第一次召回,大家觉得“新公司难免”;第二次,还能说“成长需要代价”;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就像老话说的“狼来了”,喊多了,谁还信?雷军那套“智驾梯队梦”,听着挺美,可消费者要的是“安心”,不是“惊吓”。
说到底,智能车时代,召回不是洪水猛兽,但得有个度。偶尔修个BUG,大家理解;可要是总在“补课”,就得琢磨琢磨:到底是技术不够硬,还是测试不够严?毕竟,车是往路上跑的,不是实验室里的试验品。
最后说句大实话:买智能车,就得做好“常升系统”的准备——就像买智能手机,得接受定期更新。但前提是,这更新得真解决问题,不是凑数量。至于小米汽车还能不能信?看它下次召回时,是主动“补课”还是被动“灭火”吧。毕竟,信任这东西,攒起来难,耗起来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