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最近被传可能要退出混动市场,这消息一出,不少车迷都开始关注他们家的e-POWER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毕竟,混动市场现在这么热闹,丰田、本田都在发力,日产要是真撤了,这技术还能不能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e-POWER系统到底有什么优缺点,它为什么会被传要退出,背后又藏着哪些故事。
---
一、e-POWER到底算不算混动?其实它更像“电动车的充电宝”
要说清楚e-POWER的优缺点,得先弄明白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e-POWER的车子开起来像电动车,但不需要充电——因为它自带一个“充电宝”,也就是车里的汽油发动机。不过这个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任务只有一个:发电。发出来的电要么直接给电动机用,要么存进一块小电池里备用。所以,e-POWER的车虽然烧油,但车轮全靠电驱动,开起来和纯电动车几乎一样安静、顺滑。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这就像你拿充电宝给手机充电,充电宝插着电源时一边给手机供电,一边给自己充电。只不过在e-POWER系统里,“电源”变成了汽油发动机,而“手机”就是驱动车轮的电机。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油,因为发动机可以一直保持在最高效的转速区间发电,不像传统油车那样需要频繁变速,白白浪费能量。
不过,这种“充电宝模式”也有个硬伤——电池太小了。比如轩逸e-POWER的电池容量只有1.5度电(kWh),差不多是普通电动车电池的十分之一。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如果车子需要长时间爬陡坡或者频繁急加速,电池里的电可能不够用,发动机发电的速度也跟不上,这时候动力就会打折,甚至被迫降低车速。比如官方数据显示,轩逸e-POWER的最高时速比燃油版低了25公里,飙车党可能会觉得不够爽。
---
二、省油是真省油,但用户为啥不买账?
说到省油,e-POWER确实有两把刷子。比如逍客e-POWER在爱尔兰的实际测试中,百公里油耗大约7升,虽然比官方宣传的5.3升高了一点,但相比传统燃油车已经算很优秀了。尤其是市区通勤,走走停停的路况下,发动机不需要频繁启动,油耗还能更低。再加上它的排放低,每年的车税也便宜,对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来说,这本来应该是个卖点。
但问题出在价格上。以逍客为例,e-POWER版本的起价比普通汽油版贵了将近5000欧元(约合人民币4万元)。国内的情况也类似,轩逸e-POWER的入门款比燃油版贵了2万元,而消费者一看这差价,心里就开始算账了:多花两万块,省下的油钱多久才能回本?更别说经典款轩逸还在卖,价格更便宜,很多人干脆选便宜的,省下钱加油更划算。
另一个尴尬点是“混动身份”。e-POWER虽然烧油发电,但因为电池太小,不能插电,所以在国内挂不了新能源绿牌,也享受不到购置税减免。消费者会觉得,我多花钱买了混动,结果政策优惠一点没沾到,还不如直接买纯电或者插混车。
---
三、技术虽好,但对手太强了
日产的e-POWER其实有个隐藏优势:驾驶体验接近电动车。比如逍客e-POWER在爱尔兰的测评中,驾驶感受被形容为“轻快又安静”,电动机的瞬间扭矩让加速很灵敏,尤其是低速时发动机几乎不启动,车内安静得像纯电车。这种体验对城市用户来说很有吸引力,毕竟堵车时不用听发动机嗡嗡响,心情都能好一点。
但问题是,丰田和本田早就把混动市场占了。丰田的THS混动技术主打“油电协同”,本田的i-MMD则更偏向“增程模式”,两家都有成熟的车型矩阵,比如RAV4荣放和CR-V混动,销量一直稳居前列。相比之下,日产直到2021年才在国内推出轩逸e-POWER,而且车型单一,宣传力度也不够。很多消费者甚至不知道日产有混动技术,更别说深入了解e-POWER的优点了。
更扎心的是,日产自家的三缸发动机还拖了后腿。比如新奇骏之前因为三缸机被市场冷落,后来复产的老款奇骏也没能挽回颓势。e-POWER虽然不直接依赖发动机动力,但用户一听“三缸”还是会有顾虑,总觉得技术不成熟。再加上轩逸e-POWER用的1.2L三缸增程器功率只有72马力,很多人担心它发电能力不足,影响驾驶体验。
---
四、退出混动市场?可能只是战略调整
虽然最近有传言说日产要退出混动市场,但仔细想想,这可能更像是一种战略调整。比如在欧美市场,日产已经明确转向纯电动路线,推出了Ariya这样的新车。而在国内,混动市场虽然火热,但竞争太激烈,日产选择暂时收缩战线,把资源集中在更有优势的领域,比如纯电或者燃油车。
不过,e-POWER的技术并没有被完全放弃。比如逍客e-POWER在海外依然卖得不错,尤其是在欧洲,消费者更看重它的低排放和驾驶体验。如果日产能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更大电池的插混版本,或者把价格压得更低,说不定还能再拼一把。毕竟,混动市场远没到饱和,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谁的技术能解决痛点,谁就有机会翻盘。
---
总结:e-POWER的出路在哪?
e-POWER系统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用创新的“油发电”模式带来了接近电动车的驾驶体验,但也因为电池小、定价高、政策不友好而陷入尴尬。如果日产真想留在混动市场,可能需要做几件事:一是推出更多车型,覆盖不同价位;二是优化成本,把价格打下来;三是加强宣传,让更多人知道e-POWER的优势。毕竟,技术再好,没人知道也是白搭。
至于退出混动的传言,或许只是日产的一次战略试探。未来的混动市场注定百花齐放,而e-POWER能否杀出重围,还得看日产下一步怎么出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