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本应是新能源汽车与前沿科技的交锋场,却因一位身着土布棉袄的重庆汉子而意外“爆火”。
这位来自荣昌的“卤鹅哥”,怀抱一盆热气腾腾的卤鹅,径直冲向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口中高喊:“红衣大哥,尝尝咱荣昌的卤鹅!” 场面瞬间失控,安保人员迅速上前阻拦,现场一片喧嚣。
周鸿祎却处变不惊,与他握手致谢,并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有机会去重庆,一定拜访。” 这看似寻常的一幕,却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评论区如同战场,一边倒的批评与少数的力挺交织在一起。
批评者斥责他“炒作”、“蹭热度”,甚至有人翻出他之前在街头追逐美国网红“甲亢哥”投喂卤鹅的视频,认为这是他一贯的营销套路,毫无新意。
而支持者则认为,他这种朴实无华的宣传方式,比起那些精心包装的网红营销,更能打动人心,毕竟他推广的是家乡的特色美食,是实实在在的乡土情怀。
面对网络上的褒贬不一,卤鹅哥很快回应了这场风波。
他解释说,自己是临时起意,并非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
得知周鸿祎出席车展后,他一时冲动,想让这位互联网大佬品尝一下家乡的美味。
然而,他坦诚,如果他的行为冒犯了大家,他愿意改进。
他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家乡即将举办卤鹅美食节,他肩负着宣传家乡美食的重任,压力巨大。
卤鹅哥的举动,如同李白豪迈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充满了率真与豪气,却也暴露出他营销策略的不足。
他之前的“追星式”营销,堪称“奇袭”,出奇制胜,让荣昌卤鹅声名远播,甚至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兴旺。
但这次“直捣黄龙”,却显得有些“用力过猛”。
他将适合街头巷尾的“土味营销”搬到了高规格的车展,如同将一曲民谣强塞进交响乐的舞台,格格不入。
这并非他个人的问题,而是许多地方特色产业宣传的普遍困境。
无数默默无闻的乡镇企业家,如同辛弃疾笔下的“醉里挑灯看剑”,为了家乡经济的腾飞,日夜奔波,却苦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营销策略。
卤鹅哥,只是将这种困境放大,赤裸裸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他并非恶意,而是迫切。
他就像一位急于将自家好酒献给世人的酿酒师,却因不懂得推销之道,而显得有些笨拙。
流量的盛宴瞬息万变,今天的“真诚”可能成为明天的“油腻”。
长久发展的关键,在于产品本身的品质和文化底蕴的沉淀,而不是一时的流量热度。
周鸿祎那句“去重庆再拜访”,更像是一句客套话,如同《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许多承诺,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卤鹅哥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如何将这份“乡愁”转化成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他或许可以尝试更精细化的运营,比如在车展设立一个品鉴专区,以更优雅的方式推广荣昌卤鹅,而不是采用这种“强势介入”的方式。
总而言之,卤鹅哥的故事,是现代营销与传统情怀的碰撞,是草根创业与商业策略的博弈。
他这份赤子之心令人动容,但更需要的是策略的升级和方法的改进。
唯有如此,才能将家乡的美味,更好地推向世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