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 Ultra维权升级,车主起诉小米汽车

近日,小米汽车SU7 Ultra车型因“双风道”碳纤维机盖涉嫌虚假宣传,引发了车主们的维权风波。经过51天的等待和沟通,部分车主终于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正式对小米汽车提起诉讼。

事件回顾:

今年年初,小米汽车在宣传SU7 Ultra车型时,重点强调了其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称其“原型车双风道设计”“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并强调该部件“结构全改”。然而,首批车主提车后发现,该机盖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几乎无异,仅多了一块支撑塑料板,无法实现宣传中的功能,引发质疑。

SU7 Ultra维权升级,车主起诉小米汽车-有驾

维权进展:

5月7日,小米汽车发布致歉声明,承认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并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未交付订单可改配为铝制前舱盖;二是对已提车用户和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价值约2000元)。但车主们认为这一方案并未解决实际问题,补偿金额与高昂的选装价格差距过大。

6月19日,维权车主高先生(网名:JOhn呆伐)正式对小米公司提起诉讼,质疑其碳纤维机盖的“双风道”设计与宣传性能不符。目前已有百余名车主加入诉讼行列,部分案件已立案待审。

SU7 Ultra维权升级,车主起诉小米汽车-有驾

车主诉求:

车主们的主要诉求是,小米汽车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要求小米汽车退还选装费用,并赔偿相应损失。

律师观点:

律师认为,小米汽车的宣传与实际严重不符,涉嫌虚假宣传。若法院认定小米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将严重损害其商业信誉,也为车主维权提供有力法律依据。

案件影响:

本案的走向不仅关乎车主的切身利益,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宣传合规性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的一块试金石。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但一些车企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不惜采用夸大宣传等手段。如果车企继续沉迷于“PPT造车”式的夸大宣传而不承担相应责任,终被“维权”的将不仅是某个品牌,而是整个行业赖以生存的信任基石。

SU7 Ultra维权升级,车主起诉小米汽车-有驾

小米汽车的回应:

截至发稿前,小米汽车尚未对车主提起诉讼一事进行公开回应。

事件反思:

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生力量,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有目共睹。但此次事件也暴露出其在市场营销和消费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应更加注重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权益,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语:

小米汽车SU7 Ultra维权事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中的一次警示。企业应以此为鉴,加强自律,规范营销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