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款“方盒子”SUV要来了,奇瑞的iCAR V27搭载增程混动,估摸着定价会在20万起步,明显是冲着北京越野BJ60这个级别来的。看到这个新闻,我头一个想法就是:现在做车是不是只有一个套路?一水的“方盒子”,一水的增程、混动,主打一个“顶配还便宜”,各家都来拼速度拼花样,消费者真有那么好骗吗?
为什么现在一堆车企都在玩方盒子设计?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按理说,车本身就是个出行工具,但大家越来越买“造型”,越整越像“电竞显示器+带轮子的大电池”,透着硬朗劲儿——你说这是审美的进化,还是营销手段?我觉得方盒子外形根上是从“jeep越野”和“奔驰大G”那学来的,象征着力量、自由和男人味。想一想,你在路上开一个“方盒子”,气场是不是立马拉满?可是真正敢下坑玩越野的,能有多少人?绝大部分方盒子买回家,最多在城市里跨个马路牙子,翻山越岭?还不是周末拍照用。
问题来了,大家喜欢这种造型,但到底有多少人会真的用得上这样的通过性?这几年城市SUV和硬派越野到底是不是一种伪需求?有的人想着购车就要“大、硬、野”,又希望油耗小维护省,再加点智能化和高级感,最好还能不用插电、不怕限行、不怕堵车。结果你看现在的车,全都往这个需求上挤。厂商抓住了大家“想要拥有感”的心思,造型凶悍,性能说得天花乱坠。但买回去,日常家用为主,越野顶多周末偶尔出去撒个野,真要玩命磕底盘也舍不得。
再回头看奇瑞iCAR这次的新花样。奇瑞这一两年确实挺猛的,燃油和新能源双管齐下,品牌线铺开速度特别快。捷途、星途、iCAR、捷豹路虎一堆子孙满堂。新能源这块看着是后来者,其实卷起来谁也不怕谁——插混,增程,纯电全线开工。这次iCAR V27搭增程式混动,主打“续航无焦虑”,还说综合能跑1000公里,是不是再一次把大家的心理短板拎出来放大了?以前怕纯电不敢跑,现在有增程,官方直接告诉你家用无忧、出门远游也踏实,你说买车不心动都难。
可问题在于,增程混动技术真的有那么无敌吗?其实技术门槛并没想象那么高。发动机带发电机,帮着电池供电——本质还是能源转化效率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既要有电的安静和平顺,还要兼顾没电时靠油顶住,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说到底,核心就是解决补能焦虑。可现在各家都玩增程,连理想、问界都玩出了花,把宣传做得和航空发动机似的,真能有颠覆燃油车的效果吗?不一定,尤其在实际油耗和后期维护上,消费者反倒要精打细算才行。
而且我一直觉得,一个品牌的爆发式多元扩张,机会多但风险也大。奇瑞的打法,有点像以前做手机的那波公司:你出一个,我改个壳也上一台;你玩大电池,我就玩快充头;你内卷参数,我直接卷价格。年年新品出不停,主打一个“什么都有、总有一款适合你”。但汽车和手机不一样,用户粘性、体验复杂度、售后要求都高得多。倘若哪天哪个系列突然掉链子,口碑分分钟翻车。这么玩下去,到底是品牌大家乐还是最后稀里糊涂“薅羊毛”呢?总不能指望每一波都能出爆款吧。
还有个设问我想和大家聊聊:消费者买“方盒子”,到底图个啥?是身份象征,是朋友圈点赞,还是自我满足?如果只是追求“外面看着牛,自己感觉行”,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真想越野的,心里都有数——底盘悬挂怎么设计、齿比怎么选择、涉水息壤多高,这些都不是看壳子能决定的。可偏偏现在流行盲目崇拜:有尺寸有造型就买单,至于动力咋样、通过性能不能真的野都先放一边。久而久之,厂商就跟着你玩虚的,把新瓶子往死里套,实际技术进步反倒往后缩。
再聊一下智能化和新能源趋势。这几年自动驾驶、车机生态、L2、L3功能、激光雷达都被喊烂了。iCAR V27高配也是吹上了高速NOA、主动泊车、顶级芯片。说实在的,这些东西在发布会上看着光鲜,可大部分用户一年里真能用得上几回?而且市面上的智能化,谁家也称不上成熟无BUG——天天OTA,完事一堆小毛病,这算不算“智能捆绑智商税”?我并不是说新技术没用,而是消费者得掂量一下,预算和需求是不是对等,别被宣传冲昏头脑。
当然,站在市场的角度吧,这种全方位布局、高速推陈出新的打法很厉害,中国品牌就是靠这种方式把日子过好的。但问题也出来了——库存+创新=压力。全行业都想当老大,最后拼到的还是供应链效能、技术深度、口碑沉淀。而奇瑞iCAR V27此次定价出来,要和京BJ60硬碰硬,真能卷起来,价格合适、配置豪华、续航强劲、多路况适应,不愁没人买。现在国内的消费观念也在变化,愿意为设计、为品格、为理念买单的人越来越多。或许新品牌就靠这波颜值+性价比来打江山。
但对于我这种旁观者来说,最关心的是这种“机械美学+新能源+功能叠加”到底是不是未来主流?还是说,它只是消费潮流的又一次快速冲高反转?智能化、个性化、科技感已经卷到了极致,未来还会不会有人回归“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够用就行”?现在大家拼续航、拼智能,其实说来说去就是把复杂问题用新的词包装一遍。长远看,技术红利期总会过去,最后能站稳脚跟的还是那些能真正解决用户刚需、把体验做扎实的品牌。
最后总结一句,这次iCAR V27的登场是顺应风口、也是品牌试水。消费者会不会埋单,看得不只是标签和姿态,更是背后的诚意和持续力。所有“方盒子”越野最后都可能变成“家用SUV”,但真心希望国产硬派SUV不只是摆姿势玩造型,而是能带着我们探索未知的路和生活——无论方不方,心里得有点方圆、有点尺度。各位朋友,不要被造型和功能迷花了眼,买车还是得从自己真实需要出发,剩下的交给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