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时间,销量跌去近百万!本田汽车如何亲手丢掉中国市场?

2020年,本田中国还把“162万辆”做成大字海报贴在总部大堂;2025年,海报换成了“月销不足6万”。五年,少了一百万台,相当于每天关掉两家4S店。更扎心的是,这100万不是被对手抢走的,是被时代一键删除的。今天,我们不讲情怀,只拆一台“合资优等生”如何一步步把答题卡涂成空白。

5年时间,销量跌去近百万!本田汽车如何亲手丢掉中国市场?-有驾

一、2024:那道突然开裂的悬崖

如果把本田在华销量画成心电图,2024就是直线坠落的那一格:123万→85万,跌幅31%,创日系入华三十年最惨纪录。
很多人把锅甩给价格战,说比亚迪把雅阁打到13万。错了,真相是——燃油车整个赛道被连根拔起。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首次过半,燃油车大盘缩水20%,而本田90%的销量仍拴在汽油泵上。
一句话:不是本田不努力,是舞台突然拆了。

二、安全神话“三连爆”:技术宅的人设塌房最早

2018年,中保研一支50km/h的偏置碰撞,把十代思域的A柱撞成“塑料吸管”,视频播放量2.3亿,弹幕清一色“买发动机送折叠车”。
紧接着,INSPIRE、皓影接连翻车,本田“技术宅”金招牌被弹幕踩成渣。
最伤的不是分数,而是信任裂缝——在抖音时代,一条碰撞视频就能让年轻人把思域从购物车拖到黑名单。
后来十一代思域拿全G翻盘,可惜观众已经散场,没人回头点赞。

5年时间,销量跌去近百万!本田汽车如何亲手丢掉中国市场?-有驾

三、“油改电”三部曲:慢半拍、贵半截、缺半条命

本田的电动化像极了一场迟到的高考——

慢半拍:2021年还在推i-MMD混动,取名“锐·混动”,听起来像健身房年卡;等纯电平台S7/P7露面,比亚迪已迭代到第三代刀片电池。

贵半截:东风本田S7定价26万起,发布会刚结束,隔壁小鹏G6把“755km续航+800V快充”打到17万,直播间弹幕刷屏“本田活在2018”。

缺半条命:S7快充0.6小时、无高阶智驾、车机卡顿,用户吐槽“除了车标,全是怀旧服”。
结果上市半年,S7月销量从三位数滑到两位数,经销商偷偷把展车挪到后院,怕占地方。

四、燃油车“养老区”:三年一改款,改了个寂寞

飞度2023款上市,网友发现——四个喇叭被“优化”成两个,副驾化妆镜取消了,官方话术叫“为轻量化做贡献”。
雅阁第十代被吐槽“大号思域”,内饰塑料感拉满,车机卡顿到车主自己买iPad支架。
最离谱的是配置表:2025年了,CarPlay还不是全系标配,而国产车已经把激光雷达打到15万级。
有销售自嘲:“现在卖本田,得先给客户道歉,再谈优惠。”

五、年轻人“移情别恋”:品牌光环抵不过一句“真香”

2024年,B站《最想买的第一台车》投票,前10名只剩一款燃油车,本田不在榜单。
UP主@科技美学 做了期横评:12万的比亚迪海豚,续航420km、车机可K歌、外放电可露营;14万的飞度,续航“看油门深度”、车机“能听收音机”。
弹幕一句话总结:“不是飞度变差了,是时代换卷了。”
当年轻人把“智能>省油”写进购车清单,本田还在讲“VTEC is the best”,就像诺基亚在iPhone时代强调“砸核桃”。

5年时间,销量跌去近百万!本田汽车如何亲手丢掉中国市场?-有驾

六、渠道“雪崩”:4S店先扛不住

2024年,本田中国悄悄关掉了106家4S店,占网络总量8%。
南方某三线城市,广本+东本两家店合并,展厅空出一半租给奶茶店。销售经理发朋友圈:“买车送一年奶茶券,只求冲量。”
更惨的是二手车价:三年车龄的思域,残值率从70%跌到55%,车商一句“电车冲击,油车不收”让车主当场破防。

七、后记:一百万辆的“消失”不是终点

2025年,本田把销量目标下调到60万,内部代号“守60”。
可市场不会陪跑——比亚迪已瞄准20万以下最后一块蛋糕,小米、华为把智能座舱打到10万级,燃油车退潮速度比所有人预想的都快。
留给本田的时间,不多了。
或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在二手车市场看到一排排思域,像老式打字机一样,成为某个时代的注脚。
而墓志铭上只有一句话:
“不是输给了对手,是错过了时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