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亿砸下去,猛士居然不玩硬的了?这消息听着就像开玩笑。
东风集团内部最近一直在折腾,把奕派、纳米、风神这几个牌子塞进一个篮子里,又给岚图铺好了上市的路。就剩下猛士这个“硬骨头”前途未卜。现在,这块骨头的啃法,有点出人意料。
9月17号晚上,东风集团股份发了个公告,说要跟东风有限、襄阳控股还有襄高投资一起搞个新公司,注册资本84.7亿。最有意思的是出资结构,襄阳两家国资掏了40亿现金,占了快一半的股份。东风集团自己呢,拿的是无形资产,比如车型平台、智驾技术,还有“猛士”这个商标的使用权。东风有限出的那9.2亿,基本都是实物,厂房、设备之类的。
说白了,就是地方政府出钱,东风出牌子、出技术、出地方,要合伙干一票大的。
但这一票,跟我们印象里的猛士,可能不是一回事。
你没看错,那个动辄卖几十上百万,造型跟装甲车似的猛士,要变天了。今年前8个月,吭哧吭哧卖了2451辆,看着同比增长88.8%还挺唬人,但这点量,连给大厂塞牙缝都不够。所以新公司的首款产品,定位直接来了个急转弯,要做“轻越野”,更贴近普通人的钱包和车库。
操盘这个新产品的人,叫王峰。这名字可能有点陌生,但他的履历很有意思,长期在东风日产体系里,当过启辰品牌的开发总监。让一个搞亲民家用车的人来主导猛士的转型,这盘棋下得,有点让人看不懂,又好像藏着深意。
新车不建新厂,直接盘活东风日产的襄阳工厂。大约一周前,这个工厂已经开始改造了。襄阳工厂当年可是东风日产的骄傲,专门生产天籁、楼兰、英菲尼迪Q50L和QX60这些中高端车型,年产能超过20万辆。
可惜好汉不提当年勇。曾经年销超16万辆的天籁,现在前8个月销量只剩4万辆,腰斩都不止。其他几款车,更是边缘化。把这块闲置的优质资产拿来给猛士“还魂”,也算是东-风复制岚图经验的一种尝试。毕竟岚图的工厂,也是从东风雷诺和东风日产手里改造过来的。
当然,光有厂子和人还不够。东风这次把宝也押在了华为身上。
过去几个月,东风旗下的岚图、奕派都排着队跟华为签了合作协议。猛士这个新项目,显然要玩得更深。不只是用华为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那么简单,华为会深度参与到新车的开发里去,从产品定义、技术研发,到后面的营销卖车,都可能有华为的身影。
这种合作模式,圈内有传闻叫“HI Plus”,介于纯粹的技术供应(HI模式)和华为深度主导的智选车之间。车企自己还是老大,但华为的角色不再是个简单的供应商。长安的阿维塔、广汽的启境,据说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东风和华为在今年5月底签的那个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看起来就是为猛士这样的项目铺路。双方要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从单纯的技术买卖,变成了系统级的协同作战。
这么一看,东风的算盘就清晰了。用地方政府的钱,盘活合资公司的闲置产能,嫁接自己最硬的品牌和华为最强的技术,再找个懂大众市场的团队来操盘。每一个环节都透着精打细算和对现实的妥协。
只是,当猛士不再是那个横冲直撞的猛士,它还叫猛士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