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指导价12.79万,如今裸车8.39万;凯美瑞从20万级跌到12万出头;奥迪A4L跌破20万,宝马i3更是腰斩到17万。
合资车这是疯了吗? 不,这背后是一场中国汽车工业的“权力革命”合资品牌不仅丢了定价权,连定义什么是好车的资格都没了!
比亚迪秦PLUS把混动A级车打到9.98万,合资燃油车当场破防;2024年,问界M7用25万的价格塞进激光雷达、鸿蒙座舱和华为高阶智驾,直接把70万的宝马X5逼到墙角。更狠的是小鹏G6,20万出头就能实现城市NOA,而合资车还在用十年前的车机系统教育消费者“机械素质更重要”。
大众探岳L为了卖出去,不得不上卓驭科技的智能驾驶方案;丰田铂智3X顶配带激光雷达才卖13.98万,价格比国产车还卷;就连BBA的销售都开始暗示:“现在买燃油车送充电桩,买电车送五年保养! ”
有网友调侃:“以前没钱买合资,现在没钱买合资”——因为同样的预算,国产车能给到8155芯片、全域800V高压平台、城区领航智驾,而合资车连CarPlay都要加钱选装。
过去合资车说“多连杆悬架高级”,消费者就追捧;说“涡轮增压才有驾驶乐趣”,大家就买单。现在呢? 比亚迪用DM-i混动重新定义省油,华为乾崑智驾重新诠释安全,理想用彩电冰箱大沙发革了豪车的命。
2024年12月,别克昂科威Plus搞“一口价”清仓,单月卖出2万台;丰田汉兰达优惠4.7万,老车主集体维权;雷克萨斯ES200跌破25万,销售朋友圈直接写:“以前加价3万,现在立省8万! ”
有业内人士算过账:合资车每卖一辆20万的车,实际利润还不如国产车卖15万。毕竟国产车用宁德时代电池、华为电机、自主芯片,而合资车连车机系统都要给外国总部交专利费。
当丰田用上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当奥迪采购智己的电动平台,当奔驰宣布和蔚来换电合作,曾经的“技术爸爸”正在变成“方案整合商”。
更魔幻的是,合资车现在最怕的不是卖不出去。连4S店销售都开始转型,以前推销话术是“德国工艺”“日本匠心”,现在改口就是“这车和华为合作了智驾”“车机用的是高通8295芯片”。
2024年某机构调研显示,80后买车首选合资的比例从58%跌到19%,95后更是只有7%。一位凯美瑞车主换车时算了笔账:“开了三年亏了10万,隔壁老王的比亚迪汉只亏了3万,下次打死不碰合资燃油车。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