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汪淼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还记得今年年初余承东拿着尊界S800和迈巴赫对比时,多少人觉得他在吹牛吗?如今,数据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
近日,有汽车博主发布了9月1日至7日70万元以上超豪华轿车销量TOP9,尊界S800以331辆的销量稳居第一,是第二名保时捷Panamera(150辆)的两倍还多,更是直接把迈巴赫S级(142辆)甩在了身后。
这不是偶然,从5月底上市至今,尊界S800就像一匹黑马,一路狂奔。上市3天,大定突破2600台;67天,破1万台;87天,冲到1.2万台。
日前,更是有传言称尊界S800爆单,致使江淮不得不动员办公室员工去生产线“打螺丝”赶交付,江汽集团随后对该消息予以否认,但也能看出尊界S800的热销。
当年余承东说“要做国产百万级销量第一”,如今看,这话正在成真。
01
尊界S800真得卖爆了
尊界S800从上市就不缺订单。一开始,车企对它的预期是今年交付3000辆。现在不一样了,有供应链人士透露,现在的要求是一个月就要做3000台,市场需求远超预期。他还表示,从主机厂到供应链,做梦都会笑醒。
目前尊界S800才交付两个月,但其8月交付1006辆,9月预计交付1500辆。对比迈巴赫S级2024年在华全年12449台、月均约1037台的销量数据。超过迈巴赫S级只是时间问题。
更让人惊讶的是尊界S800的交付周期一直在拉长。8月中旬,增程版预计要等14-18周,纯电版16-20周。按现在的订单量,还有超过1万台在排队,对于一台起售价70.8万的国产车来说,这成绩以前没人敢想。
02
为什么老板们愿意选择尊界?
尊界S800刚露面时,争议不小。有人觉得,华为和江淮合作的车,定价70.8万到101.8万元,敢对标迈巴赫,是“自不量力”。但上市后,订单量却打了质疑者的脸。
这主要是因为尊界S800的吸引力不是“性价比”,而是“品价比”。传统豪车讲的是历史、工艺、品牌,但尊界讲的是科技、隐私和体验。
比如,尊界S800用了华为乾崑智驾ADS4.0系统,支持L3级辅助驾驶;增程版续航1100公里,彻底解决续航焦虑;车内配了40英寸升降隐私屏、光幕玻璃、主动降噪,后排说话前排听不见,外面的人也看不见里面。
甚至还有个“一键清除用车痕迹”功能,包括空气。这些功能,传统豪车没有。
还有一点很重要:尊界S800长得够“尊”。车身长5.48米,轴距3.37米,比迈巴赫还长。内饰用了14张小牛皮、43个扬声器、星空顶、水晶旋钮……工艺水准接近劳斯莱斯。
很多人说,这车开出去,不需要Logo说话,车本身就在说话。
有一个事情也挺有意思。在今年成都车展上,有一批被称为“千金团”的豪车车主专门去看尊界S800。这些人平时开的是保时捷、迈巴赫这个级别的车,但体验完尊界之后,很多人当场就聊起了配置和选配,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意向。
这说明,尊界不只是吸引新用户,还在撬动传统豪车用户的转化。
03
尊界的成功,不只是华为的成功
过去几十年,70万以上的轿车市场几乎被奔驰、宝马、保时捷垄断。国产车不是没尝试过冲高端,但一直没能真正打破天花板。但今年,除了尊界S800,仰望U7和蔚来ET9也挤进了前十。
尊界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国产车不是只能靠低价换市场,而是真的能用技术、配置、体验去硬刚传统豪强。
余承东说,尊界S800是对标1000万以上的车去设计的。这话听起来夸张,但现在看,至少在产品定义上,它确实找到了差异化优势。
华为和江淮的合作模式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传统车厂负责制造,科技企业赋能技术。江淮原本只是一个边缘品牌,但凭借华为的智能驾驶、鸿蒙座舱、三电技术,一下子做出了百万级别的产品。
这种“科技定义豪华”的方式,很可能成为未来高端车的竞争主流。
总结
余承东预言成真,尊界S800成功破局
尊界S800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背后是中国供应链的能力、华为技术的加持,以及一批新消费人群对“豪华”认知的改变。
这些人不再为历史买单,而是为体验、为技术、为差异化付费。
余承东吹过的牛,正在变成现实。但更值得高兴的是,中国品牌终于能在最难的市场上,和国际巨头正面较量。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