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带着家人去体验了一次26款岚图梦想家的实车。汽车行业里套路挺多的,但国产新能源MPV里,这台车有点让我意外的灵巧。
我咧嘴笑了下,走进4S店里,接待我的是个销售小哥,他话不多,倒是直接带我到车前。刚一坐进去,我就注意到那个后轮转向按钮,心想,这种加在导航配件上的花招会不会实际用处不大?但当我试着打个方向盘,轻轻一扭,车尾偷偷向左转了10度。你知道我笨,平时倒车、掉头,都是提心吊胆的,尤其在老小区里,就怕刮到墙角。结果这次,小动作一点就灵巧,感觉车像会爬墙的蜘蛛,灵巧得有点出乎意料。
估算(体感):在有限空间内转个弯,我敢说比我之前开过的同价MPV都转得快。算下来,这后轮转向大概能帮我节省出门转弯的时间占比20%左右。真打个比方,像逛菜市场,要不然我每次转弯都像摇摆着倒车打点油,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终于消失了。
说到这,我突然疑问:这技术究竟值不值得单纯为了个后轮转向多花几万,还是说,厂家其实暗藏了不少OTA可以升级的剧本?(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又想起它的悬架调节,调高像穿了个软垫,坑洼、减速带没那么难受,坐在后座的老太太都说稳着,甚至还有点享受的像在坐云端。回头就调低点,又觉得车子贴地,过弯更稳。但这个空气悬架的智慧调节到底是不是卖点,我觉得带点盲猜:是不是后续OTA还能让它自动根据路况调整?我没细想过,只是感觉这有点像手机的自适应屏幕大小。
刚才翻了下相册,车内部细节那张照片,一瞧,光那个紫米内饰,就知道设计师花了点心思。全车用料细腻,摸上去软硬适中,也没有那种塑料光泽感。但说实话,价格摆在那里,能做到这么细致的用料,倒也算合理。
对比身边我朋友的普拉多,空间算正常,但座椅的舒适程度、科技感和便利配置就明显差了一截。尤其是在座椅的AI零重力按摩上,这功能我其实没多想:每天公交跑通勤都难得享受一次,坐上这个,仿佛电视广告里的云端漫步。老婆一试,竟然说这比我一样去做按摩还舒服。但问题来了,按摩对我来说还是个装饰嘛,长途会不会觉得占空间?这我还没有办法明确评判。
这车的快充支持5C,官方说12分钟从20%充到80%,真的假的?我问身边的销售。他点点头,确认我理解的快充确实不是空话。这速度比家门口的那个迷你自建快充桩还跑得快(估算:充满电差不多一碗泡面时间,省点心,只是记得别忘了插好插座)。实际用起来,充电间隙就像喝口咖啡,续航乍现一百多公里,觉得以后高速上长途停站的体验,可能都能变成拖延症的补给站。
这车还有个亮点:它搭载华为的乾崑智能辅助驾驶(基本可以像样地自动保持车道、跟车变道,反应比我预期还要快点),在高速上开启领航辅助,操作还行。而我有点困惑:城市复杂路况下,这辅助驾驶能用到几成?会不会变成乌鸦嘴?毕竟,安全还得自己把控。
想一想,全场景贯通的宣传倒也不是毫无道理,我在试车过程中试用了一次导航、空调、语音指令,反应还算顺畅,没有给我直接迷失。大部分的科技配置带来的直观感觉,就是更便利一些。但说到黑科技,我还是会问:这些AI到底是人造智能,还是人造噱头?
在外观上,整体风格很有肌肉感。那鲲鹏展翅式的大灯,夜晚亮起来辨识度极高。最喜欢的是它的金銮红色,阳光下,正好能看出点烈焰般的炽热,商务或家用都拿得出手。内饰方面,映山河透光面板,带点中国风的意境。重点是,前排静音门和电滑门,一关就配合得天衣无缝。交代完这些优势,我也想问:你觉得,哪一台车能做到颜值与实用同时兼顾的?我心里其实有点疑问,这些厂商到底是追求概念美学还是实用主义?这次试驾给我点提醒。
讲到缺点?没办法,也不能把它当完美。像那车机偶尔卡壳,我本以为OTA能解决,但实际体验中,动作快的时候还是会有点滞后。有次我连着切换几项,老得快不行。三排空间对我这种身高过1米8的老司机来说,特别在长途中显得局促——毕竟大车的通病,不能全怪它。
我还弹了弹车价,35.99万开头,虽然配置不少,但对预算有限家用来说,还真得斟酌。这车适合谁?我觉得,二胎家庭或者喜欢科技、舒适、面子的商务接待,算得上强力候选。
它可以让你在带娃、出行时,既不用担心空间,也不用担心续航焦虑——那快充……(这段先按下不表)。也很适合商务场合,大气的外观和厚重的质感,起码能在客户面前撑场面。
总结?或许没有什么终极答案,但它让我看到:一台车,只要把核心需求占到位,就不一定非得追求最高配置(那一定很花钱),而是要用在点子上。你说到新能源MPV,除了续航、配置、价格外,那细节上的靠谱才是真的打动人心的地方。
反正我自己看完这些感觉,心里其实还藏着个问题:下一步,这车的OTA版本能带来什么惊喜吗?它的智能会不会变得更贴合实际?还是,未来会不会遇到技术乏力的瓶颈?真正的未来,不就在这点点滴滴的体验里。
全部评论 (0)